陰麗華只將事情粗略說了,看著萬年宮里的葉將落盡的桑木,以及上頭盤旋的雀鳥,說道:“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我雖父母俱亡,但一直以為,新野的家還在,兄長尚在,還能歸去,可如今看來……”
在這亂糟糟的時局,和王嬿一起得到魏王保護,待在萬年宮,尚能聽到少女的歡笑,可若出了這,只怕聽到的,就是凄厲啼哭了罷?
王嬿聽完她的故事后,遂一聲嘆息。
“要怪,就怪這紛亂的世道。“
戰爭將人拆散,士尚茫然無措,女子就更是命不由己了,王嬿已經迷茫了二十年,看來陰麗華,也將與她一樣啊。
隨著第五倫自稱魏王,王嬿也窺見了其勃勃野心,然而外頭雖諸漢林立,自己過去,待遇卻不一定比現在更好。
西漢那邊有名義上是她兒子的劉嬰,然劉嬰癡傻,不過是一個傀儡。
綠漢就不說了,綠林草莽所立,父親王莽也死在他們手里,王嬿回想起來,當初入京的若非第五倫而是綠林,自己更加無從自處,或許早已投身火海了罷?
她雖才三十出頭,心態卻已似六旬老婦,這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吧。
但陰麗華心里,卻有不同的想法,她不甘心。
“這可由不得你!”又想起兄長臨走時撂下的那句話,讓她怒火中燒,亦不愿再入任何火坑。
她不免攢緊了手:“才不要,陰麗華的命,得由我自己來定!”
……
遭逢季世,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人畢竟是少數,諸如渭南建章宮中的一群女子,如今就得任人發落了。
王莽不好女色,不愛享受,宮廷里都是前漢舊人,年紀最小的十歲入宮,如今也是青年婦人了。
第五倫進入常安后,封鎖宮室,讓宮女家在關中者自行散去,愿意隨他去渭北的也一起帶走,有紡織能技巧的進入女營,都有條活路,往后或嫁給士吏,或自出謀生。
但仍有宮人數百千人,從小進了宮,自此再未出去過,外面的紛亂世道讓她們恐懼,竟是不肯離開宮廷,一如習慣了籠中生活的雀兒,鳥籠敞開后竟不敢邁出那一步。
于是她們就留了下來,幽閉殿內,第五倫給常安人分糧食,她們也得了一些,第五倫撤走后,常安人進宮大肆搬運宮廷之物,宮女們看著這一幕竟落了淚,在宮廷待久了,就跟自己家一樣。
待到劉伯升入京,她們的命運再度懸了起來。
劉伯升麾下的勇將劉稷,不顧禁令,還是去深宮里溜了一圈,雖然很多都是老婦,但也有半數是年輕的,他發現這些宮女,都很會伺候人!
指的是能細心而敏捷地服侍他穿好衣裳,戴好冠帶,雖然這樣的服侍十分繁瑣,但是劉稷等人,在很不習慣中舒舒服服地接受了。
劉稷出身于舂陵劉氏,名義上是宗室,其實就是小地主,家里的女眷,只算暴發戶家中的粗使丫鬟,沒法同接受過禮儀教導的宮女相比。
如今看著宮中那些宮女們的粉頸、桃腮、云鬢,行走的輕盈優雅體態,說話時的溫柔而婉轉的京兆口音。秋社當天,還共擊鼓歌舞,衣服鮮明,聞著那奇妙的脂粉香和薰在衣服上的清幽芳香,劉稷有些心動,他麾下的士卒亦然。
于是劉稷竟跑去對劉伯升說道:“大司徒,第五倫將宮里都搬空了,就剩下這些宮女,倒不如賜給士吏們,分了作為犒賞罷!”
……
PS:第二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