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了漢中,不僅可以以此為屏障,倚地形之利,阻止曹軍南下入川。而且,劉備是進可攻退可守,隨時可以以漢中為北出中原的跳板,率軍出蜀,并直取中原。
想當年,劉備的先祖劉邦,就是以漢中為根據地,進而謀取天下,開創了延續數百年的大漢王朝……
此時占據漢中的人是張魯,他是東漢末年“天師道教(五斗米教)”創始人張陵的后人,號稱第三代天師。
自初平二年起,張魯就占領了漢中,經營了整整20余年,在當地頗有聲望。
當時的曹操北抗袁紹南下荊州揮軍赤壁,一直無暇顧及漢中,就對其實施招安和扶持,封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將他捧成一個土皇帝。
然而,在赤壁大戰過后,曹操逐漸將戰略眼光轉向了益州,占據漢中的張魯,正好處在曹操入蜀的必經之路上,形勢岌岌可危。
為了保住地盤,維持自己的土皇帝身份,張魯只能是另找靠山,與率軍入蜀的劉備結成聯盟,達成了“共防曹操”的協議。
聽聞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已經抵達陽平關了,張魯立馬就慌了神。
曹操挑選西征漢中的時機挑選得相當好,正好是孫權眼紅劉備奪取益州,想要分一杯羹,派兵奪取荊州的時候。
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大軍,張魯見劉備的主力跑去和孫權較勁了,非常有自知之明地認為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于是想要投降。
但是張魯的弟弟張衛不聽,要親率數萬人馬堅守陽平關,眾將也紛紛反對投降,于是張魯派張衛駐守陽平關。
因曹軍南下需要從武都郡穿越氐族人的領地,所以曹操命令張郃和朱靈為前鋒,各率五千步兵先行出發。
一路收拾沿途的氐族武裝,為主力大軍清除障礙。
四月,曹操越過散關,沿陳倉道南下到達河池,遭到了河池氐王竇茂率領的一萬多人的阻擊。
曹操命人前去招降無果,于是下令強攻。
五月,曹軍攻陷河池,并下令屠城,稍事休整后,曹軍繼續南下,并于同年七月順利到達陽平關。
漢中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多年來卻因較少受到戰亂波及,而吸引了眾多人口,非常富饒。
當時的漢中有不下十萬戶居民,這個數量不僅是涼州總人口的數倍,甚至還要遠遠高于廣闊的關中平原。
攻打漢中并不僅僅因為這里是要道,更是因為這里有著足夠多的人口以及糧食。
在亂世之中,人口和糧食永遠都是最珍貴的財富。
原本曹操認為漢中乃是彈丸之地,張魯又不善于治軍,所能依靠的也就是一點點的地利而已。
要攻打漢中,一共有六條要道可走:
一條是由西城出發,可沿漢水逆流而上經南鄉直達漢中的漢水道。可是這條水路不僅極為曲折,而且落差還很大,河水流量也較小,根本不具備水軍戰船通航的條件。而且只需少量兵力駐守南鄉便可憑借地利阻斷水道;
還有三條分別是子午谷、儻駱道、褒斜道,可是它們卻是一條比一條艱險南行,不僅崎嶇坎坷,中途還缺少水源,比漢水道也強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