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尼亞畢竟才剛剛發展起來,資金實力相對有限,而且國內缺少施工人員,必須要從外國雇傭,如果雇傭德國、法國的工人,那成本就太高了,南高麗的工人此前在德國的表現不錯,更重要的是相對廉價,所以他們就雇傭了大量的南高麗工人!”阿爾方斯介紹道。
“很理性的處理辦法!”林樓這下明白了,要說起建筑施工能力,南高麗那邊還真不弱,后世的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就是由南高麗的三星物產建造的,完成這個項目之后,中東的高收益項目蜂擁而來,讓三星物產賺得盆滿缽滿。
此外,馬來西亞最高的標志性建筑“雙子塔”和寶島最高建筑“101大樓”也都是出自三星物產之手,他們在摩天大廈、高科技工廠設施、道路和橋梁、港口、能源、綜合性公寓等領域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三星物產也因此成為世界頂尖的建筑公司。
“竟然有這么多南高麗工人大老遠跑到歐洲來蓋房子?”李慶熙等人有些理解不能,好奇地詢問道。
“這可不是他們第一次這么干了,海外建筑施工是南高麗現如今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林樓饒有興致地給他們解釋起來。
現如今雖然還是八十年代,但南高麗在建筑領域的積累早已開始,現在正是奠定了南高麗經濟起飛基礎,完成了由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變的漢江奇跡發生的年代,而讓南高麗有能力實現這一奇跡的,除了美國的因素之外,建筑勞務輸出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六十年代,美國大兵在越南傷亡慘重,陷入泥潭,國內壓力巨大,于是美國便就計劃通過尋找第三方國承擔軍事上的人員傷亡壓力,美國想到日本和南高麗,因為日本在五十年代的戰爭期間大發了一筆戰爭橫財,所以美國這次采用平衡手法,以南高麗為主。
樸正熙敏銳的抓住機會與美國達成交易——以派兵上越南戰爭為條件,換取美**工物資的生產和貿易,因為美國遠離越南戰場,物資的生產補給位置以南高麗和日本更為有利,所以美國答應了南高麗的交換條件,并向南高麗提供了大量技術和資金的援助,一夜之間,使得南高麗工業和經濟得到全面的成長。
抗美援朝期間,美軍在前線打仗,南高麗人就在后方幫美軍修軍事設施,慢慢歷練,戰爭結束后,美軍長駐了下來,但是南高麗的基礎設施滿足不了美軍的需要,于是美軍出錢找南高麗建筑公司修建了大量港口、機場、道路、兵營以及防御工程。
在這個過程中,南高麗建筑企業快速成長,它們普及了英語、掌握了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知識,還引進了重型機械和設備,為贏得這份訂單奠定了基礎。
越南戰爭爆發后,樸正熙出兵支持美國,投桃報李,美國則將在越南的建筑工程都交給了南高麗建筑企業,于是,南高麗建筑企業開始遠征海外。以越南為起點,南高麗建筑企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開拓市場,對海外建筑業務越玩越溜。
在此期間,南高麗積累到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于是決定由輕工業向重工業邁進,但正在這個時候,中東戰爭爆發了,阿拉伯國家決定以石油為武器,教訓西方國家,他們不斷利用提價、減產、禁運等手段抬高油價,引發了經濟危機。
南高麗不產石油,煤炭儲量也極少,能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一旦石油禁運或漲價,后果肯定是災難性的:能源短缺,物價波動,外匯枯竭,赤字擴大,國家幾近破產。
為了渡過危機,南高麗開展了節能運動,號召每個家庭每月只用27天電器和汽車,節約10%的能源。各行業縮短營業時間,限制車輛運行、限制霓虹燈使用,限制其他無關緊要的耗能行為??????
但節約只能緩解問題,不能根治問題,不解決石油供應或者外匯收入問題(外匯收入可以購買石油),不僅重工業化沒法實現,國家能不能正常運轉都是未知數。
發達國家血厚,抵抗能力強,解決辦法也多。南高麗不是發達國家,工業化剛起步,抗擊打能力也不行,只能自己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