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工的方案好是好,就是有些花錢啊!”蘇衛東和孟廣志相視苦笑,全省這么多鄉鎮,這么多村子,要是都按照林樓給出來的標準修建學校,省里每年劃分給教育口的經費全填進去了都不夠啊。
要是一般年輕人在他們面前這么說話,他倆肯定不會這么客氣,但在來之前他們已經了解過林樓的背景,他家老丈人現在是什么位置先不說,光看人家在整點新聞里,和那么多大領導一塊兒給亞運主體育館奠基培土的架勢,就不是他們這倆處級干部能得罪的。
“是啊,錢才是最大的問題!”林樓也嘆了口氣,別的不說,光算算磚瓦水泥鋼筋的成本就知道了,這兩年的情況倒是比前幾年好了些,但這些物資依舊緊俏,鎮上的中學都不一定能用得上,更何況村里的小學?
“有條件使用鋼筋混凝土的學校,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遵守建筑設計規范,做好抗震設計……至于那些依舊要使用土木修建的鄉村小學,我回頭組織人手,看看有沒有什么方案能增加抗震性能吧!”在未來十年里,依舊會出現這樣的學校。
而且還有大量的土屋校舍需要加固翻修,這樣的工作并不能給林樓帶來利潤,但對他來說卻是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好在距離那場地震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讓這樣的學校越來越少。
聊完了技術上的事兒,兩位又關切地問起了葉榮添慈善助學方面的知識,正如他們剛才所說的那般,光靠政府的撥款是不足以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的,葉榮添這段時間在西南山區轉來轉去,也確實解決了一些問題。
所以他們就開始琢磨,利用社會善款修建學校的經驗如果能推廣開來的話,說不定能解決大問題啊。
葉榮添說了一些自己的經驗,林樓也補充了幾句,“我覺得社會上還是有許多善心人士的,如果能把他們發動起來,確實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林樓想起了日后的希望工程,這項工程為改變中國教育落后的現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促進了我國農村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動員社會力量協助政府辦教育的新路子。
林樓提到了幾條日后為鼓勵社會人士捐建希望學校的政策,“我覺得可以出臺一些政策,鼓勵社會人士參與捐助。”
“比如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門檻,比如凡捐款多少萬元援建學校或者多少萬元資助改造危舊校舍者,均可在實施政策的貧困地區選擇建校地點、提出相關要求;然后短缺的資金由政府部門補上,并可以由捐贈人來對學校進行命名,并給他發放獎勵證書,并邀請他參加奠基和落成儀式。”林樓說道。
在后世,捐款25萬元援建希望小學和10萬元資助改造危舊校舍者即可享受這些權益,并不是全款捐贈才能命名的,網紅主播敬漢卿就捐了這么一座;這一政策確實降低了捐贈的門檻,吸引了不少人來捐款。
古天樂捐贈了那么多所希望學校,具體捐出的金額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政府資金還是占了大頭,當然,這絲毫無損于古仔的貢獻,他的名聲是應得的。
“他們捐了錢,我們給他們表彰獎勵,讓他們臉上也有光,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讓這項事業繼續發展下去!”這世界一心做好事不圖任何回報的人肯定有,但數量畢竟少,但是如果做好事能為自己贏得名聲,那想做的人肯定就多了。
蘇衛東和孟廣志認真地考慮著林樓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