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套房子是您的第一件作品?那時候您才剛剛讀大學一年級,能在一年級就完成自己的處女作,這樣的經歷在建筑界可不多見啊!能和我們說說您創作這件作品的經過,還有您設計這件作品時候的想法么?”
“可能是我比較幸運吧,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完成了一本暢銷書的創作,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來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林樓把這件作品的起源說了一遍。
“再決定設計這件作品之前,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代建筑對北京城的影響!北京這座城市在過去幾百年時間里,都是中國的首都,擁有大量傳統建筑,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北京的人口越來越多,現在已經突破了千萬!”
“許多老建筑被拆掉,蓋了新的現代建筑,這固然是老百姓對居住要求不斷提高的表現,但也讓北京失去了許多歷史沉淀。”
“那么,該如何在滿足老百姓不斷提升的居住需求,和延續北京城市文脈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就是我們這代中國建筑師必須要承擔的任務了!”
“經過對老四合院住戶的訪談,以及同幾位老師的討論后,這件作品就誕生了;和傳統的四合院相比,這座建筑增加了層數,可以提供更多的居住面積,同時在外形上依舊保持了老式四合院的風貌……”
“做出了之后,許多老師都覺得不錯,特別是吳委員,他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嘗試,并幫助我將試點的規模擴大,在老城區弄到了一整條胡同進行改造,那條胡同的改造也獲得了成功,今后還有可能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
“的確,進來后我就覺得這套四合院住起來很舒服,和老式四合院相比,更加適合現代生活……第一件作品就能有如此成熟的完成度,林先生您的天賦的確讓人佩服……”千原凜人夸獎了一番后提出了新的問題,“那么,您日后的建筑理念和這座建筑是不是有本質的聯系!”
“是的,在設計這套房子的時候,我感覺到了環境、歷史、文脈等因素對建筑的影響,所以在后期的作品中,一直堅持這種理念!”林樓趁機引出了自己一直秉承的建筑設計理念。
“在自然環境中設計,就要盡量保護環境,讓建筑融入風景之中;若是歷史遺跡旁的項目,最關鍵是文化態度要端正,要尊重寶貴的遺跡,謙卑而低調就不容易犯錯。”
“而在民族傳統文化氛圍比較濃郁的地區做項目,我們就要認真地學習當地的文化背景知識;嘗試用他們熟悉的文化語言來創作屬于他們的建筑!”林樓將當初對李慶熙他們說過的話又對千原凜人說了一遍。
千原凜人面前放著錄音機,他還覺得不夠,趕緊將林樓說的這幾個關鍵點記在了筆記本上,這些完全可以成為文章的重點。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建筑師嘗試這樣去做了!比如貴國的丹下健三先生,在設計代代木體育館就融合了許多日本傳統文化元素。”看著對方是日本的記者,林樓就舉了一個他最容易理解的意思。
“聽起來和新地域主義理念比較相似。”千原凜人謹慎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地域主義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或民俗的風格,使現代建筑中體現出地方的特定風格,作為一種富有當代性的創作傾向或流派,它其實是來源于傳統的地方主義或鄉土主義,是建筑中的一種方言或者說是民間風格。
但是新地域主義不等于地方傳統建筑的仿古或復舊,新地域主義依然是現代建筑的組成部分,它在功能上與構造上都遵循現代標準和需求,僅僅是在形式上部分吸收傳統的東西而已,這和林樓提出的觀點確實很相似。
“我所堅持的本土主義設計中的本土兩個字,并不僅僅指的是本地的建筑風格,如果翻譯成英文的話,或許用‘Land-basedRationalism’——‘立足本地的理性主義’來解釋更貼切一些!”林樓點明了其中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