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師大會成立于1948年,是全球唯一的建筑師國際性組織,目前它擁有100多個會員國、100多萬名建筑師會員,世界建筑師大會每3年舉行一次。
這一活動是世界各地建筑師進行專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每次都能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參與者;每屆大會都會聚焦于一個特別的建筑學術交流主題,由國際建筑、規劃和建設領域的知名人士制定。
明年也就是1993年將在芝加哥舉辦第十八屆世界建筑師大會,而主題恰好是“2000年展望”,聽起來就好像是專門為林樓準備的一樣,到時候他把這份PPT修改修改,在會議上作專題演講,全球的建筑規劃師都會為此感到激動的吧?
在羅杰斯看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話,吳委員和林樓所倡導的未來城市規劃理念,一定會獲得全球建筑規劃師的認可,這次的會議也將以他們的理論為核心,像《雅典憲章》和《馬丘比丘憲章》一樣,形成指導二十一世紀建筑發展的重要綱領。
咦,難道《北京憲章》要改名為《芝加哥憲章》了么?按照原來的歷史,1999年第二十界世界建筑師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一致通過了由吳委員起草的《北京憲章》,憲章總結了百年來建筑發展的歷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紀的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成就與問題以及各種新思路和新觀點的基礎上,展望了21世紀建筑學的前進方向,面臨新的時代,憲章提出了新的行動綱領:變化的時代,紛繁的世界,共同的議題,協調的行動。
這一憲章被公認為是指導二十一世紀建筑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獻,標志著吳良鏞的廣義建筑學與人居環境學說,已被全球建筑師普遍接受和推崇,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西方建筑理論占主導地位的局面。
一般來說,這種國際規劃領域的綱領性文件,都會以會議的舉辦地命名,《雅典憲章》和《馬丘比丘憲章》都是如此,日后的《北京憲章》也是一樣;這樣的話,要是接受羅杰斯的邀請,去參加芝加哥世界建筑師大會,并在會議上獲得認可,順利通過新的憲章,那么這份憲章自然就會從《北京憲章》變成《芝加哥憲章》了。
這讓林樓有點糾結,一方面他希望能早點將吳委員和自己的勞動成果傳遍世界,對這項工作而言,實在是沒有比世界建筑師大會更好的舞臺了;而另一方面,改名字這件事兒則總是讓他有些遺憾。
不過林樓并沒有糾結多久,就像《雅典憲章》無法抹去柯布西耶的貢獻一樣,就算是把《北京憲章》換成《芝加哥憲章》,全世界的建筑師、規劃師也依舊清楚,這種全新的理論是由來自中國的吳委員和林樓提出來的。
既然如此,能讓全世界早點了解到我們的研究成果,又為什么不去呢?于是林樓點頭答應下來,羅杰斯當即表態,“我待會兒就和組委會溝通,請他們提前安排好時間。”
這種大型會議的議題肯定是要提前確定好的,一般人想上去演講可不容易,不過林樓并不擔心,一方面,這部作品的質量實在是過硬,而且還有陸家嘴金融區的規劃方案作為案例;另一方面,吳委員可是國際建筑師協會的前理事、副主席,在家這次會議的主題是“2000年展望”,所以他們拿到最好的時間,最大的演講廳可能性非常大。
“林桑,請務必授權我們將這部書翻譯成日文,我們日本的建筑師、規劃師也非常需要新理論的指引!”伊藤建筑規劃事務所的負責人急切地說道,“我們會給出最優厚的回報!”
“林先生,我們可以幫您聯系出版社推出法語版本!”法國貝羅的代表也反應過來了。
“我們可以馬上就找人進行意大利語版本的翻譯!”意大利福爾薩斯的員工也不甘其后。
“對對對,這部書應該讓全世界都看得,所以必須要有英文版本!”這時候英語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有了英文版本,很多國家的規劃師就都能看懂了。
“我需要征求吳委員的意見,獲得他的認可才能答應你們!不過我相信,吳委員也很樂于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全球更多人看到!”這可不是林樓一個人的作品,所以必須得征求另一位作者的同意授權,才能讓他們出版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