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吳委員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兩個小時的演講我倒是能撐下來,不過準備這兩個小時演講的時間我可不一定有,我手頭的工作還多著呢!”
我手上的工作也挺多的啊!吳委員只管國內的事兒,頂多再兼顧些國際交流事物,林樓可是在全世界接項目來著。
“好了,就這么決定了!反正這部書里也有你的功勞,要不是你加了那么多想法,我這本書的質量也不會有現在這么高!所以你去演講也挺合適的!趕緊好好準備準備,等到了芝加哥,可別丟咱們清華建筑系,丟咱們中國建筑師的臉!”說完吳委員壓根不給他拒絕的機會,就起身走人了。
李慶熙等人隱隱猜到了一些吳委員的想法,這是要把自己的衣缽傳給林樓啊,心情難免激動起來,他們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在學校里見到林樓的時候,那時候光看他的手繪作品就知道這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但是沒想到能出息成這樣,這才多少年啊?就已經能繼承吳委員的身份和地位了?
這里面最高興的就數徐家平了,他再次為自己當初的英明決定而感到慶幸不已,要不是我主動找到林樓,那有現在這樣的機會?等林樓將來成為科學院的學部委員,等他成了各大委員會的核心人物,我們這些嫡系人馬也能雞犬升天吧?
林樓肯定不能就這么輕易答應,于是又找了吳委員幾回,甚至還托了其他人幫忙,但吳委員依舊堅持,甚至還說服了他們反過來勸說林樓,“小樓啊,老吳年紀確實大了,你總不能讓他再受這么一回折騰吧?你們年輕人能干的事情,就不要再麻煩他了吧?”
就這么來來回回僵持了個把月,林樓終于頂不住了,只能答應下來,然后開始修改自己的PPT,在PPT的最前面,他用激情滿滿的文字描述了吳委員光輝的建筑與規劃職業生涯,感謝了他為這本書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他希望那天在場的,來自世界各國的建筑師們,都能認識到吳委員的偉大之處,都能和他一些對吳委員產生敬佩之情。
而就在林樓和吳委員再三謙讓的時候,那些提前翻譯好的章節也傳到了英國羅杰斯、法國貝羅、日本伊藤、意大利福爾薩斯等規劃事務所手里。他們已經等不及全文翻譯完畢了,認真地研究了這些章節,然后迅速撰寫文章發表到了期刊雜志上。
隨著這些內容的刊登,關于廣義建筑學的討論愈發熱切起來,很多人都把這部著作里倡導的城市規劃理念同《馬丘比丘憲章》、《雅典憲章》,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論,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沙里寧的有機疏散理論,賴特的廣畝城市理論相提并論,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較這些理論的不同。
然后用林樓給陸家嘴金融區所做的城市規劃方案為例子,進行分析討論,并拿來和美國曼哈頓、倫敦金融城、東京新宿、新加坡中心區、香江中環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區的規劃設計進行比較,評價他們的優劣。
好多人都認為,如果能夠完全按照林樓的規劃方案進行建設,等陸家嘴金融區建成之后,起碼在城市規劃這塊,陸家嘴已經勝過了其它幾個主要金融區;至于建筑,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只要林樓愿意,他絕對能夠拿出讓世界驚嘆的作品來。
這些討論還為浦東開發區帶來了意外之喜,不少投資商都通過這些文章了解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了解到了浦東的巨大機遇,于是紛紛從全球各地來到浦東,到開發區辦公室門口排起了長隊,只為尋求一個投資的機會。
開發區的領導還專門打來電話,感謝林樓為浦東的招商引資工作所做的一切;掛了電話之后,林樓想想,干脆讓林橋也回來摻和了一波。
雖然上海不太適合搞IT產業,在后世也沒有誕生太多具有影響力的大型IT公司,林橋也把回國后發展的重心定在了特區,不過現在能在浦東拿下一些土地,那是怎么也不會虧本的,他也欣然答應,趕緊過來簽署了大筆的投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