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哄的人越來越多,連衙門前的半條街上都是叫好的人聲。
負責審案的官員心里一邊忍笑,一邊端著肅穆的臉拍驚堂木,讓大家“肅靜”,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就像之前說的那樣,世家高高在上太長時間了,秉持世家出身,對除世家外所有人鄙夷厭惡。
百姓們深受其害,如今風水輪流轉,輪到他們遭難,多的是人想踩他們幾腳。
況且這些涉及到風月的事情,本來也比較惹人窺視追問,是以現場鬧哄哄成一團,直到衙役們齊聲喊“威武”才算是消停下來。
事關鐵礦和這男子的被人的家人一事,其實很容易查。不管祝家主與其余幾位家主如何否認,被開采的鐵礦不會重新被掩埋;旁邊那座大山中的冶煉廠,也不會不翼而飛;更有甚者,這兩個地方還藏有數以千百計的礦工和勞工。這些人大多是通過非法手段而來,有的是街上的孤兒乞丐,有的是孤身出門的書生混混,有的是通過低價購買來的壯勞力。別管人是哪里來的,進了這里就是進了地域,再沒有出去的一天。
監工們對這些人看管嚴厲,有想逃跑意向的被抓住就是一頓死打,不好好干活,也會用鞭子狠抽。鑒于這種高壓看管,里邊的勞工老實的很,個個麻木的干著活,眼里沒一點活人氣息。
也興許是因為這些人都在監控下,并不足以畏懼,所以幾大世家的家主去查看鐵礦的開采,以及冶煉廠的冶煉情況時,也從沒想過讓這些人先退出去。換言之,里邊的人都見過這幾大世家的家主。
不提這些勞工,就是那些監工,那可都是幾大世家家主的心腹。那些人沒來得急逃跑就被逮個正著,有他們指認,世家主們想狡辯也無力的很。
這一場訴訟案很容易判決,只要抽中某個線提溜出來,一切都順順當當。
祝家中有個管事親自出面指認,殺人一事是家主指使,于是人證物證確鑿,祝家主背上了幾條人命。
隨后此人又交代,祝家主指使他們做的其他一些惡事,比如購買良籍百姓為礦工,比如晚上趁夜出去不管不顧將人套麻袋迷暈帶回礦場……
礦上那上千礦工,都是用這種非法手段弄來的。同時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幾位家主允許他們用重刑,殺雞儆猴,為此死的勞工不再少數。
這又牽扯到人口買賣與拐騙,非法毆打百姓致人死亡等事……
當然,這些與鐵礦比起來,都是小事。
幾大世家所犯的事兒委實太多,短短一上午功夫所窺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想要立即宣判也是不可能的事兒。
更別提世家還私造戰船炮臺,他們是從何種途徑得到了戰船的圖紙,又是經由何人之手安裝了炮臺,又是何人教導他們使用?
這都是要查證的事情。
事情太多,也太過繁瑣細碎,所以百姓們都猜測,之后一個月衙門要熱鬧了。
單是幾大世家,就足以給百姓們提供今后一個月,不,甚至是一整年的談資。
但令人驚愕的是,翌日衙門并沒有繼續審問世家,而是開堂審理衙門中諸多官員官官相護,逼死百姓,貪污受賄,草菅人命等案子。
這些案子同樣吊著了百姓的心,一時間衙門口又被圍的水泄不通。
柯大人和吳大人今天卻沒有繼續坐在后堂旁聽喝茶,他們此行是為公干,還要查清徐二郎被攻訐一事究竟是真是假。
所以這一日一早他們就微服私訪去了。
兩人都是辦案問案的老手,處理這些事情自有一番手段。他們先去了一家客來如云的餛鈍攤子。攤子是一對老夫妻帶著兒媳和兒媳一起操持的,聽當地人講這攤子開了幾十年了,因老婆婆有這一門手藝,老兩口把三個孩子拉扯大,還給置辦了房屋嫁妝,如今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柯大人和吳大人過去時,攤子周圍的桌子上滿員,他們沒有地方坐,便耐心的站著聽起旁人的話。
那忙碌的一家四口看見兩位衣著不俗,卻是站著的,都有些惶恐。因為素日來他們這兒吃餛飩的,都是街坊鄰居還有在碼頭上做工的漢子,都是老百姓,沒什么文化的普通人。猛一過來兩個看著就氣派的大老爺,他們唯恐照顧不周得罪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