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十四年三月的南京,雖說已經克復半年有余,可卻也是百廢待興之時,畢竟其外城當初在郎廷佐守城時,一把火燒了個干凈,在鄭成功領著大軍進城的時候,面對的是十余萬沒有住處的百姓。
從那時起,整個秋天,南京外城盡是一片大興土木的模樣。而除了百姓們自己修建的房屋、店鋪之外,官府同樣也是大興土木,作為南京這座大明南都的實際統治者的鄭成功,直接壓下了官廳衙門的興建,而是將經費用在兩項建設上,一是皇城的修復,一是江南貢院。修復皇城是為了向天下人表明,待到時機合適的時候,他鄭成功自然會迎回圣駕。至于恢復江南貢院,則為的是籠絡江南士子的心,畢竟對于江南士子來說,鄭成功以及其幕中的閩省官員都是外人。
皇城重修得慢一點不要緊,畢竟,現在皇上遠在西南,即便是鄭成功,也就是通過在清廷的眼線得知永歷皇帝已經撤入緬甸,至于具體位置卻是一無所知。相比之下,貢院的興建則一刻也不能緩。
盡管去年清虜所謂的“己亥恩科”已經考完了,雖說,那是清虜的。但是現在,隨著廢除了清虜舉子的功名,但是今年又是鄉試之年,這不能不考。如果停止今年的鄉試,那么,江南、江西以及浙江三省的士子,非但失去了于清虜治下取得的功名,而且還會便眼睜睜地失去再次獲得功名,以至于飛黃騰達的機會。
所以,幾乎是一到南京重回大明之手,那些大明的遺老們要求立即開科取士的呼聲,便有如雷鳴般地灌進鄭成功的耳中。
而鄭成功本人的急迫心情同樣也不亞于這些士子。畢竟他一直都是以“華夷大防”去號召所有讀書識字者起來中興大明。這些年來,他之所以能夠獲得讀書人的擁護、支持,也是因為這“華夷之辯”,甚至這也是他能夠輕易奪取江南的原因。
而且于私來說,鄭成功同樣也需要通過鄉試去選取江南等地的人才,獲得他們的支持,甚至這也是他之所以,在廢除滿清生員與監生、蔭生、官生、貢生等功名的同時,又準許曾取得功名的士子以白身參加鄉試的原因。更何況作為恢復中斷十五年之久的大明鄉試主持者,將來史書又會什么樣的文字予以記載!
也正因如此,每每想到這些,鄭成功便激動萬分。盡管他并不是憑借著府試、鄉試、會試才擁有的今天地位,但是他同樣也能理解那些貧寒士子盼望出頭的苦心,深知,能不能收取江南士林的人心,這一次鄉試非常重要。
也正因如此,他每隔幾天便要親臨江南貢院工地,督促他們務必在十月底全部竣工,決不能耽誤定于十一月的鄉試。眼瞧著這江南貢院一天天的顯出雛形,鄭成功和所有三省的官員們都覺得肩頭上輕松了許多。
什么是正統!
只有恢復了科舉,才是正統的表明!
因為科舉可以讓士民承認大明的統治地位,能夠鞏固大明的合法性!
當然,更能夠收籠人心!
雖說不過只是三月,但已經各地的士子云集于此,連日來,來自江淮大地的萬余名士子,仍然絡繹不絕地涌進南京城,給正處于廢墟重建之中的千年古都帶來一股新鮮的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