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握著茶杯,心神不定的玄燁坐在那里,神情顯得極為凝重,他的腦海中無數個念頭在那里翻滾著,偶然間,他的手指甚至在不由的輕顫,時而卻又是在那嘆息。
作為聾子的耳朵,他根本就不可能左右朝廷的事務,甚至當他們拿他當成小孩兒對待的時候,他也只能在一旁看著。
朕是大清國的皇帝。他們都是奴才,他們怎么能夠對待自己的主子?
當然,這些念頭他也就是在心里想一想罷了。這些話他說不出來,同樣也不敢說出來,他很清楚,如果說出來的話會是什么下場。
“把我那支線膛銃拿來!”
突然,玄燁站起身來,沖著門外大聲喊道,片刻后,一支做工精美的火銃被太監拿到了他的面前,這支火銃是布商李大商進貢的。從得到這支火銃之后,他便喜歡上了這個火器。
“明珠,你看這線銃,隔百丈之外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般……”
端著手中的線膛銃,玄燁一邊瞄準,一邊自言自語道。
他曾經用這支火銃打過靶,它的精度絕對不是普通的火銃所能相比的。
“若是……”
話聲微微一頓,玄燁看著手中這支火銃,然后又頗為感嘆的說道。
“如果我大清八旗皆用線銃,又豈還懼怕明軍火器?”
又一次,他不禁感嘆著大清國何明軍的之間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他手中的火器,相比于大清,明軍的火氣不僅多,而且更為先進。
“皇上,奴才聽李兄說過,這線銃每造一支費銀可造三支普通火銃,所以,即便是在明軍之中,也是極為稀罕的東西,不過只有極少數的一些人使用這種火銃。于內地,也就是一些人拿其打獵,尋常兵士那能用得起這個,甚至就連它用的鉛子外,都要粘上一層皮子才行,尋常兵卒自然是用不起的。”
明珠鞠著腰答話的時候,玄燁將手中的火銃一放,然后說道。
“這朕又豈不知道,這線銃總不是可取的東西,別的不說,就是裝彈時候都要用小木槌鑿鐵棍,如此繁瑣,絕非軍中所能用。”
即便是如此。仍不妨礙她對這種火槍的喜愛。甚至在玄曄看來,如果大清國能夠有足夠多的火銃和紅夷大炮,也許大清國根本就不可能落到今天的這步田地。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愿意給自己尋找一些理由來解釋自己的失敗,并且愿意相信這個理由。
即便是直到現在對于學業來說,他從來不認為大清國之所以落到今天這步田地,是因為被漢人的奴役,在他看來,大清國之所以落到今天,完全是因為漢人的火器更為先進,甚至,在有一些人看來。大明之所以咸魚翻身了。是因為當年他們殺的人太少了。
“你說。那個人為什么能夠照出這樣的火器來?”
又一次玄燁有些不解的問道。他口中的那個人自然就是那位淮王。
“難道說漢人真的比我們滿洲人更聰明嗎?”
玄夜的眉頭緊鎖,他的語氣顯得有些不太自信。以至于最后甚至有些忐忐不安的說道,
“還是說他們比我們讀的書更多。可是書里頭從來沒有寫過這些東西呀?他們怎么就能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