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如此,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只是……既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幾代人才能做到,那在此之前呢?難道我大明接下來百年間,必定是天下承天,再無邊患?若有邊患,萬一勛貴循私,只為保全家人,如此恐怕絕非國之幸事。”
閻爾梅的提醒,讓朱明忠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他的提醒似乎是在告訴朱明忠,以勛貴領兵的錯誤,人性……人性都是自私的。
誰能沒有兒子,誰又不是父親?
父親為兒子,自然可以付出一切。自然愿意為其爭取利益。
突然,朱明忠想到了另一件事,于是便反問道。
“閻卿,知道為何五軍都督府反對以晉軍討伐安南嗎?”
陛下的反問,讓閻爾梅一陣詫異,不過作為朝臣,他自然知道這件事的原因。
“是因類都督府內左右兩督,皆不愿看到伐越軍功盡歸晉軍,所以,他們才希望派遣官軍,這也是為了對軍中官兵有所交待,畢竟,但凡軍人無不渴望軍功,利益驅使之下,自然不會坐視讓晉軍盡得伐越的軍功。”
軍功在大明意味著土地,意味著財富。
“既然如此,那如果說軍功……”
沉吟片刻,一個想法隱約的于朱明忠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在直接利益的驅使下,無論是將軍或者士兵都渴望得到軍功,因為軍功可以帶來土地,要知道,在大明,尤其是關內土地是非常稀罕的,幾乎很少有人出售土地,因為禁止官地出售、禁止百姓墾荒,這也導致現在地價上漲,可是官田同樣也會流入市場,比如軍功賞田,就是現在獲得官地的捷徑,假如……”
皺眉思索著,仍然有些宿醉的朱明忠,他想到了那些勛臣,同樣也有面積不菲的勛田。
“陛下,朝中勛臣,皆是大戶,少則有數千畝田產,多則萬余畝,區區數百畝軍功田,不少人勢必不愿意為這么幾百畝田地就讓兒子冒生命危險。”
閻爾梅于一旁的提醒,讓朱明忠先是思索片刻,然后又搖頭說道。
“不愿?如果要是有個好辦法的,那么他們不但不反對兒子們去爭取軍功,就連同他們自己,也會拼命奪取軍功的!”
話聲略身一頓,朱明忠的唇角微揚,看著閻爾梅說道。
“人性趨利,當年他們是為了什么奮勇殺敵,忠君愛國之心有之,可汗馬勞豐厚的回報,未嘗不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