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翻看了這本破舊泛黃的《金粉世家》大概三分鐘的時候,陳雷突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之處,可謂是讓他如獲至寶,好似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似的。
原本還一籌莫展的陳雷,立馬就眼前一亮,覺得老方遠在千里之外的北平,特意拍電報讓他的學徒趙阿貴送這本老舊的《金粉世家》,定然是有他的用意才對。
從床上坐起身來的陳雷,再次翻閱了一遍這本張恨水在多年之前寫成的成名之作,他仔細地數了幾下,共計有九張書頁的右下角處往里折疊了大概半厘米。
不僅如此,在這九張被折疊的書頁里面,都有用鉛筆圈了一個字,根據頁碼的前后順序,組成的九個字就是:北平第三區心同福旅館。
在民國時期的抗戰之前,北平作為一個特別市,劃分為六個內區、五個外區和八個郊區,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統治北平的偽政權就把原來的內區、外區和郊區打亂,劃分為十六個區。
再聯想到,老方現在就在北平出差,這個地址極有可能就是老方眼下在北平的住處。
想到這里后,陳雷立馬就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當即就站起身來,他的床上歡呼雀躍了一番,這個時候的他,就跟個幼稚園里面的小孩子似的。
可是,高興勁兒過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面帶喜色的陳雷,轉念一想,他雖然得知了老方在北平的住處,接下來,他要以什么方式跟遠在北平取得聯系呢。
寫信郵寄的話,從上海灘到北平路途遙遠,估計信還沒有郵寄到,老方都已經返回了上海灘。
要是拍電報的話,只能夠通過郵局去拍,電報的字數比較少,而且,有些內容又不宜出現在電報上。
最后,陳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決定通過打長途電話的方式,跟遠在北平的老方取得聯系,他覺得跟上述兩種聯系方式相比較而言,還是打電話更加方便快捷。
當然了,陳雷不能夠借用私人電話打,他需要到距離住處步行走大概十分鐘之久,位于霞飛路的上的一處公用電話亭去打,不僅說話方便,而且,也不容易暴露身份。
根據留存在腦袋里面的記憶,陳雷從臥室里面的床頭柜最下面的一只抽屜里面,翻出來十枚電話幣。
只見此幣直徑18.5毫米,厚度1.4毫米,重約3克,材質為銅鋼合金。
在電話幣的正面有法文“上海電話公司”的字樣,以及雕刻的電話機圖案,反面則是中法文“可打一次”的字樣。
根據當時法租界電話幣的價格,一枚電話幣大概售價五角錢,兩枚電話幣價格是一塊銀元,也就是說,生活在上海灘的平民百姓,別說在家里頭安裝私人電話,就是在路邊打公共電話,都是打不起的。
好在,對于收入尚可的陳雷來說,去路邊打個公用電話還是打得起的。
更為關鍵的是,在當時位于法租界的電話公司購買電話幣,只需要到營業廳柜臺付錢夠錢,并不需要實名登記,這是他最為看重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