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科技購房補貼政策出臺之后,正式進入實施階段,第一年度共有五名技術骨干第一批買房,享受公司十幾萬的補貼。
顧平承諾,其余人三年內全部享受購房補貼政策。
紫薇科技員工的凝聚力不斷增強。八月底,紫薇科技提前完成華微技術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合作項目。
這些都是好消息,但壞消息隨之而來。
九月中旬的一天,胡彤華愁眉苦臉地來找顧平。
天氣已經開始逐漸涼爽,胡彤華穿著灰色長袖襯衫,坐在顧平對面的椅子上,說道:“顧總,有個情況向你匯報一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辦公室陳主任來電話,明年研發基金下撥規則有變,直接下撥的對象僅限于國有科研院所,對經濟實體主要采取稅收優惠措施。紫薇科技明年開始就缺少縱向下撥的科研經費這一項來源。我和導師通電話,導師說給我兩個名額,調到他所在的研究所。”
顧平看著胡彤華,不動聲色地問:“那你有什么想法?”
胡彤華坦言相告:“我很矛盾,從第十七廠出來的時候,十幾個人跟我一起跳槽,若是調去研究所,只能帶走一人,其他人怎么辦?若是留在紫薇科技,失去縱向資金支持事小,失去國家集成電路產業辦公室的關注和支持事大。”
當初,胡彤華的團隊在第十七次工作的時候就得到集成電路產業辦公室的關注,每年下撥專項研發經費,團隊也做出了相應的科研成果。
后來,第十七廠產業調整,砍去集成電路項目,胡彤華和導師商量后,決定跳出來成立公司繼續在集成電路領域搞研發,產業辦公室也繼續下撥科研經費給他的團隊。
現在,由于產業辦公室政策調整,這一塊研發經費不能直接下撥給非科研院所單位,胡彤華就開始動搖。
他對集成電路研發情有獨鐘,特別在集成電路測試領域有很深造詣。
失去專項資金扶持后,他的團隊就從產業辦的大名單中剔除,影響到他將來在科研領域的發展前景。
胡彤華一向以他的導師為榜樣,力爭在集成電路領域做出更大貢獻,即使將來不能入選工程院,也要在這一領域放出光彩。
顧平說道:“胡總,你不會不知道成立紫薇科技的因果。現在紫薇科技的各項業務正在逐漸展開,經過一年多努力,公司各方面的人員剛剛配齊。考慮過嗎?你若是離開紫薇科技公司,其他人怎么辦?”
胡彤華說道:“我考慮過這件事了,若是我離開的話,其他人都不動。我去了導師的研究所后,若有項目就拿過來做。其他人都留在紫薇科技公司的話,也能繼續開展科研項目。”
這是準備將紫薇科技當作他的自留地了?
顧平笑道:“胡總,紫薇科技成立的時候,你們團隊的人實際出資30萬元,占股比例40%。但我們簽了協議,30萬出資是實股,其余50萬是干股,持股人必須在紫薇科技工作滿五年,提前離開公司的話,干股就無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