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到天越來越冷,眼看著快到年關了,趙元勛的調職文書還沒等來,趙如熙的婚期快到了。
她忍不住派人去問趙如熙。
趙如熙回她道:別等了,今年不成了。明年春天之前,她爹是不會調職的。
不是皇上不肯,也不是她大師兄那里不給力,而是蕭令衍那里壓著呢。
因為京城的亂相已越來越明顯了。
本來劇情已亂,蕭令譜沒死,蕭令衍也活得好好的,他倆都以為三皇子不會那么瘋狂,敢放大招搞死太子。但因為刺殺趙如熙互相栽贓的關系,這半年來太子和三皇子兩派斗得十分厲害。他們兩派斗,自然不會讓二皇子和四皇子坐收漁翁之利,直接把他們也拉下了水。
因此京城現在表面上看著沒事,實則十分混亂。
定親不久蕭令衍曾跟趙如熙商量過婚期,想把婚期往后挪,至少等到三、四月份,原書情節上的亂局已經安定才成親,這樣趙如熙的安全就有了一定的保證。
可趙如熙不同意。
有她在,蕭令衍遇到危險時她還能靠金手指幫一把。她也想保住蕭圪的性命。
她就跟蕭令衍說,太子和三皇子相斗是刺殺她被栽贓引起的,兩人必然恨慘了她。要是兩人在瘋狂之前派人來殺她,就算有蕭令衍派來的護衛和皇上給的兩個御衛,恐怕也防不住。
蕭令衍擔心她,把最厲害的護衛派來保護她,那他身邊的力量就變薄弱了。這個時候倒不如成親,她住進齊王府,兩人身邊的護衛合并在一起,這樣更為安全。
可不管他倆是怎么想的,成親的日子卻不是由他們來定的,而是天司算出來的。蕭令衍把大致成親的日子跟蕭圪說了之后,最后天司選了二月十六日這一天成親。
二月十六雖是年后,但趙如熙年前就得回京備嫁。
趙如熙不想讓家人涉險,讓蕭令衍說服蕭圪,等在她成親時下旨讓趙元勛回去半個月喝喜酒,參加完婚禮后仍然回姑蘇做官。而她自己,也會在十二月二十才回京。
她本就是空降的州同知,現在離任也沒影響,把原先管的那攤子事交還能蔡耀宗和李利就行了,于公事上沒影響。
原書中,政變是正月初六,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這日,蕭令衍連夜來勸趙如熙:“不如你去姑蘇過年,大過年的也讓你父母團聚團聚。等初八再回京。也沒人規矩你非得回京備嫁,你去姑蘇備嫁也是一樣。”
“可我真不想看到皇上死。”趙如熙道,“你爹是個好皇帝,我希望他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蕭令衍沉默了。
他跟蕭圪也處出了感情,自然不愿意他死。可讓趙如熙冒險,他怎么都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