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知道對面這位經濟學家過去一陣子的言論,故意說道“不過,工行的地位畢竟不一樣,我們的股權合作對象選擇很受矚目,這次出讓股權,包括也有領導在問,是不是得給民營企業家們合作的機會。”
胡祖六驚訝之余有些好笑。
這個理由還真不是無中生有,他自己就在報紙上回應過。
“武委員,可能你不知道,我之前還和某位大學教授在媒體上聊過這個。”
“高盛集團所擁有的經驗和業務絕不是僅僅我們一家有。”
“但是,這也不意味著隨隨便便就找出來能比擬我們的合作者。”
胡祖六有些驕傲,重申了自己的觀點“按照咱們傳統觀念,合作是要門當戶對的,這樣才能奔著相同的目標,股權與經驗的結合既有短期增值,也有中長期的價值。”
他感受著會議室里依舊沉悶的氣氛,笑了笑,依舊用自己的撰文原話來總結“再說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我想貶低,是國內確實沒有可以比肩高盛、匯豐這樣具有國際經驗和口碑的投資家。”
高盛一方的人全都點頭。
一直以來,高盛財團設想的對手都是歐洲乃至香江,內地是沒有可以競爭的人的。
“咳。”
沒怎么說話的姜行長忽然咳了一聲,他慢慢的說道“這次的合作事關重大,既是我們的壓力,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要把工行打造為一家現代化商業銀行必然要汲取各種先進經驗。”
“高盛很不錯,現在也有位內地企業家想來分享分享看法,不知道高盛歡不歡迎”
費根和胡祖六都有些驚愕。
尤其,胡祖六忽然覺得隨著姜行長的這話,會議室里的氣氛仿佛從沉悶變得活潑。
他既不可思議,也很好奇,內地還真有什么人物蹦出來了
費根出聲,愿意見見明顯是新的一方力量。
很快,會議室的門被推開。
由基金、德意志銀行、美國合眾銀行、華盛頓互助銀行組成的七人團隊在年輕領頭人的率領下走了進來。
七個人,皆是正裝,有男有女,有外國人,有華夏人。
費根對人不熟悉。
胡祖六卻認了出來,有一位是德銀的張紅力,還有一位是方卓
方卓,是那個讓某教授灰頭土臉的方卓
他也算投資家
這人確實有錢,但與工行的合作不單單是有錢就行的。
胡祖六趁著這一行人被引入座位,低聲和費根交流了幾句。
方卓等人樂呵呵的落座。
胡祖六主動自我介紹道“方總,我是高盛在華的總經理胡祖六。”
方卓和這位握了握手,笑道“胡總,你好你好,我知道你,搞經濟的。”
他用四個字概括了胡祖六精彩的工作履歷,曾經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現在的高盛首席華夏經濟學家。
相較于總經理這個職位,各種經濟理論和國際組織的工作履歷更讓他在高盛華夏業務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