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關失陷,燕軍接連攻陷了嘉慕關、居墉關等三座城池,邊關戰報十萬火急抵達京城。明德帝召集群臣上殿。
“王尚書,平陵關八百里告急文書,送達兵部不止一道,爾為何不呈報上達天聽?”太子元宸怒懟。
皇帝聽到太子元宸的奏報,頓覺痛心疾首,大罵道,“爾等既將邊關奏報當兒戲,讓邊關將士血染城池,不僅坐失了御敵良機,還連連失去幾座城池,爾等……爾等,在其位不謀其政,有幾條命夠抵的?!”
“老臣萬死!”
兵部王尚書顫巍巍跪地,“陛下,老臣不得已呀。上回,兵部發兵馳援平陵關,竟是無功而返,段監軍……段監軍他……他說是撫遠……撫遠將軍故弄懸殊……”
“胡說!”太子怒斥,“段人學,你是非不分……”
“殿下,段某跟隨樓蘅將軍到了平陵關,確實是沒看到燕軍啊,”
兵部侍郎段人學急忙辯白,“殿下啊,圣上,各位大人……此一時,彼一時,……也不能將罪責都推在段某頭上吧。”
“段人學,老夫說過,要稟告圣上,”兵部尚書吹著胡子,瞪著眼睛,“你……你,你偏要阻攔老夫,說什么怕驚擾圣駕吃罪不起……”
“段某是說,要弄清燕軍的真實意圖,萬一又是雷聲大雨點小……”段人學道。
“吵什么?”
皇帝氣得直拍桌子,“朕找你們來,是讓你們出謀劃策,不是推諉責任的!”
皇帝氣得直拍桌子。
“陛下,如今只能請樓家軍出戰了!”王尚書顫驚驚道,“舉全國之力抵抗燕軍,只有樓國公可為!”
“撫遠將軍歿了,這時怎可勞國公爺?”定國公府掛帥當然好,但樓府新喪,國公痛失愛子,皇帝也張不了嘴。
“或者,將右將軍樓蘅召回,讓他掛帥出征?”皇帝道
“右將軍常年駐守兗州,對抗外敵,恐怕老國公的作戰經驗……”
眾人又起了爭執,皇帝一時難以決策。
“陛下,老臣請求掛帥出征!”
眾人凝神望去,樓伯赟佇立在大殿上,突然痛失愛子,一夕間既蒼老了許多。
“陛下,燕軍南下奪我城池,老臣肯請出戰收復失地!”
老國公暫將個人恩怨拋開,國家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任是平日那幾名持不同政見者,心內也不得不敬佩!
鐵肩擔道義,擔的是家國天下,一如他對待先帝,一腔熱血鑄忠魂。
“老國公!”皇帝離座,走至國公跟前,緊緊握住國公的胳膊,百感交集,“柏荃走了,您更要珍重啊!”
“老臣,還能受得住!”樓國公鐵骨錚錚,說話鏗鏘有力,“趁著燕軍立足未穩,應該集結軍隊立即殺過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這樣才能有勝算。”
“好,老國公勞苦功高,”皇帝眼睛一亮,“老國公護佑我大雍江山,是社稷之福,是朕之福,謝謝國公!國公凱旋之日,朕必定大開城門,在城外十里長亭迎國公。”
皇帝感動之至,說的都是肺腑之言。
皇帝百感交極,父皇在世時,國公幫父皇打江山,當國家陷入危難時,老國公依然是赤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