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伯赟上殿請命,掛帥北征,皇帝莫不認同。
“樓國公放心,兵部上下同仇敵愾,一定會配合樓家軍。”兵部尚書很合時宜地表了自己的決心。
“多謝尚書大人,”
樓國公點點頭,又道,“燕軍攻下我三大要塞,老夫急需先鋒官和幾名副將,請尚書大人不吝物色幾名武將,為北上迎敵做準備!”
“將右將軍樓蘅調回可好?”
“不夠,”樓國公理直氣壯地說道,“燕軍已經突破了北境防線,他們派出幾名驍勇戰將揮師南下,……我十萬樓家軍要兵分三路,直取敵方前中后各陣營,我軍急缺能排兵布陣的將領!”
“國公,您這個……叫老臣很為難……,”
“為難個鳥!”樓國公一句話怒懟道,“開擂臺,從軍中選取驍勇善戰者,勝出者為陣前先鋒!第二、第三名分別為左右副將!”
“這……?”
兵部尚書瞥了定國公一眼,囁嚅道,“這個,不符合規矩……”
“你個老東西,打仗殺敵,自然是能者上!”皇帝瞥了那不開竅的老臣一眼,“謹遵老國公言!”
“是,”皇帝開了金口,兵部老頑固再不敢嗶嗶,“微臣領旨!”
“陛下,老臣還有些體己話,想與陛下單獨說……”
眾人一聽,趕緊表明,“陛下,臣等有先行告退。”
眾人以為,國公出征之前,定要為自己兒子討個說法,……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眾臣退下之后,定國公又瞅了瞅左右的幾個太監宮女。
皇帝一愣,想一想,還是將那幾人稟退了。
“老國公,您有話,請講!”皇帝想,只要樓家軍出戰,任多少條要求,只要不是太過分,他都得答應。
樓伯赟道,“陛下,燕國十萬大軍來犯,不可小覷。老臣以為,出兵抗敵,同時應派遣使臣出訪狄戎,請狄戎王鉗制燕國。”
“哦,國公爺說的是這?”皇帝是沒想到。
這是正而八經的應敵之策,為啥要回避眾人?
“陛下,燕軍與我國并不交惡,此次來犯,您不覺得很蹊蹺嗎?”
“是啊,別的不好說,”皇帝點點頭,“栢荃能文能武,有熟讀兵法,善排兵布陣,能將他拿下的也是不一般。”
“陛下,怕就怕咱們這有內鬼啊!”
“這?……怎么說?”皇帝很吃驚。
“別的不說,燕京此次來犯,像對我方軍備非常熟悉……栢荃治軍嚴謹,他的部下絕對不會吐口的,老臣懷疑,必定是有人拿到軍備圖,并送予燕軍首領!”
樓國公上殿請旨前,與樓家眾人商議出來的內攘外交政策。
玉蕤告知祖父,不知誰得到北境要寨軍備圖,蕭若水拿著它,曾在鴻臚寺出現過,……如果,燕軍得到了這張軍備圖,我方軍隊可會很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