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綺說道:“《細胞》雜志在十年前是非常驕傲的,從來不會接受夏國科學家發表論文,因為他們認為全球分子生物技術最先進的地方是米國,是歐洲,是東洋,夏國人在這方面是相當落后的不會有什么成果。只是最近幾年夏國人在分子生物和基因技術上擁有了重大的突破,他們才放下了自己傲慢的身段,即便如此對夏國人的論文審核都非常嚴苛。上一次夏國科學家上《細胞》雜志應該是克隆猴‘中中’和‘華華’的事了。”
“學姐。”蕭銘說道:“你應該對我們的研究成果有信心。”
高思綺點點頭,說道:“那學校研究所那邊?”
蕭銘說道:“我和研究所不少老師接觸過,他們的人格還沒有問題是講道理的,而且不少老師在學術上還是有斐然的成就,這些成就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只有極少部分的人,因為自己的私利會的強詞奪理,不要給一般見識就好。”
高思綺嘆口氣坐在座椅上,說道:“我可是拿自己未來能不能畢業來賭論文發表啊!”
蕭銘寬慰道:“有沒有畢業證有關系嗎?反正盤古科技永遠有你的位置。”
最終,兩人按照《細胞》投稿的要求,將論文用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過去,并且署名盤古科技生命科學研究實驗室,實驗人員有高思綺等人,當然提出重要方法論的蕭銘是排在第一個。
將論文發表在《細胞》雜志上,并不是蕭銘看不起國內的生命科學內雜志,也不是蕭銘崇洋媚外。而是目前生命科學技術最高的水準就是在國外。蕭銘就是要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夏國的基礎科學技術依舊不差。
今后,當世界的科技重心轉移到夏國,那么蕭銘也可以主辦全球最牛影響力最大的科技學術期刊,讓全球的科學家以在這里刊登自己的論文為榮。
論文發出去后,《細胞》雜志回復已經收到,請等待十五至三十個工作日內的審核。
論文這邊還在等待,江城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卻坐不住了。
他們多次找高思綺勸談話無效后,凍結了高思綺申請江城大學直博士的資格,同時被凍結的還有龔璐月、溫雪晴等四人的畢業資格。要求這幾人必須把問題交代清楚,在校紀校規和研究所規定上上,不經允許使用研究所數據和實驗成果是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高思綺不在乎畢業證不在乎讀博士的機會,其他幾人也不會在乎?
研究所就不相信,這些學生會把自己的未來寄托于一個校外不知名的實驗室上。
他們知道蕭銘在借用分子實驗室做污水處理實驗,但是沒有將蕭銘和分子生物界最先進的基因表達調控聯系在一起。
得到研究所的處理決定后,溫雪晴等人紛紛向蕭銘表達了擔憂。
蕭銘則是對研究所一個筋的反應有些無語,他只是說道:“盤古科技對每一位實驗室成員的未來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