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孔合好,聲音隔絕,只見大鼎周身紋路時暗時明,好似一個會呼吸的怪物。
“暫時可以休息一會。”
范羽盤坐在地,趁著時機,調理損耗的真氣,接下來才是重頭戲,真氣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只會半途而廢。
一個半時辰后,大鼎內傳出‘咚咚咚’的激蕩之聲,聞聲而動,范羽顧不得只恢復了小半的真氣,一口拙火噴出,也就是修仙者指的三昧真火,落在大鼎下面的朱鳥之喙上。
朱鳥之相本來禁閉的鳥喙,猛然張開,吞了三昧真火,周體肉眼可見的越發赤紅,接著又紅轉白,卻和尋常的白色不同,泛著一絲絲乳色。
‘砰’
鳥喙張開,一團乳白色火焰冒出,燒灼著大鼎,就聽大鼎內部的撞擊聲更加激烈,如同有千百珠子在極速流轉。
這三個步驟,分別是啟鼎、入藥、控火,掌握時間要準確,不能拖延,也不能亂了次序,不然輕則水干火熄,重則炸鼎傷人。
控火又是這三個步驟中,最為緊要的,普通柴火是制不了丹,必須要修仙者的三昧真火,或者練氣士的烈火神通。
但不管是三昧真火,還是烈火神通,至少得二轉金丹和練氣二轉方可生成。
也就范羽,叩關入道便能生成拙火,作薪火燒萬物,化作真氣,換做旁人,一轉金丹之期,大多在打磨真氣,熬煉金丹呢。
這也是部分觀星樓同道,支持并鼓勵他制丹的原因之一,說不定能搗鼓出丹藥呢?
雖如此,范羽也是十分勉強,真氣消耗太大,每隔半個時辰,就得噴一口三昧真火,只能咬牙堅持,否則前功盡棄。
到了晚上,從窗戶外看,赤色如火燒,映得整個院子通紅,有巡察司的差人前來詢問,學徒按照范羽囑咐,把登記領取的金木牌拿出,這才避免了一番麻煩。
范羽自是聽到外面的動靜,但不敢離去,神覺死死感應著大鼎變化,根據里面動靜,控制下次三昧真火的大小。
“藥材應該融化了吧?”
聽著大鼎內撞擊聲由急變緩,形成一股金屬摩擦之聲,估摸著里面的情況。
于是逐漸間隔噴出三昧真火的時間,從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一次,又從一個時辰減少到兩個時辰。
終于,不再噴出三昧真火。
摩擦聲已然消失,只剩下大鼎明暗交替,朱鳥之喙合并,紋路也逐漸變暗。
“接下來,就是淬煉丹汁了。”
藥材生長環境苛刻,吸底氣而長,風吹日曬,其內是有一些雜質的,如若不把這些雜質滌除,會影響成丹品相,甚至藥力減弱。
深吸一口氣,體內真氣不足十一,也不知夠不夠用,但現在騎虎難下,只能試一試了。
緩緩把真氣打入大鼎內,立即就感應到一股磅礴而又狂躁力量,醞釀在其內,不敢觸碰,生怕引爆了。
沿著紋路,真氣緩緩參透,很快就感受到一股熾熱的流動物體,心中一動,不敢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