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寅賓道“宣撫打了勝仗,朝廷便就派人來,要了火炮回去。問題是,有了火炮,朝廷能用好嗎”
鄭剛中嘆了口氣“沒來京西之前,我也會認為,王宣撫用火炮打了勝仗,其他軍隊也可以。來了之后才明白,這還真不一定。軍隊的事我懂得不多,但看地方,還有哪一個地方能跟宣撫治下相比宣撫用的這些辦法,說起來其實并不復雜。離的近的,像是荊州和德安,他們難道不能學只是學了,卻終歸學不會像。”
其余幾人一頭稱是。
王宵獵的辦法,初看并不復雜。但真想學了,卻發現跟現有的體系處處不合。想真正做成王宵獵治下的樣子,幾乎處處要改。但處處改了,就能學成了其實還是學不成。
這就跟后世,歐洲崛起了,多少國家要學但真正有幾個學成的呢
激進的,覺得自己國家處處不行,一切都要跟歐洲人一樣。便如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學者,有一段時間,很多人鼓吹連漢字都要改掉,傳統文化要統統砸碎。按照這種辦法,就能學會歐洲了開玩笑的。
歐洲崛起數百年,被世界其他地區學習了數百年。真正趕上歐洲的,除了美洲、澳洲,只有東亞的幾個國家。為什么王宵獵說不清原因,但也絕不是很多人說的巧合。
但有一點,完全放棄自己,照抄別人,沒有一個成功的。那些到了歐洲學習一段時間,覺得自己上懂天文,下懂地理,指點這里,指點那里,對祖國其實沒多大用處。
所謂學習,是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用這個所以然,來改造自己。而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會按著別人的樣子照貓畫虎。照著貓,是畫不出虎來的。
朝廷一下子派了近百官員來,王宵獵如果直接安排到地方,他們很難適應。這些官員難適應,就會用自己已知的方法來做事,把王宵獵舊有的體系沖亂掉。不讓這些人到地方看一看,了解實際,直接進入學校效果也不好。他們總會覺得,學校教的是錯的,他們自己的辦法才最好。當了官,還有很多人按捺不住,用自己的方法試。
李匯道“我世代都是河北人,在那里不知多少代了。金兵一來,河山淪喪,只好南逃。戰亂幾年了,我就知道一件事,只有王宣撫能每一次都打敗金人。只有王宣撫能迅速擴軍,治下還百姓安樂。到了這里,就按照王宣撫的辦法去做事,必然不錯。其中的道理一時說不清,又有什么關系事情做好,安安心心地拿到俸祿就是。”
木盈聽了,搖了搖頭“我等都是讀圣賢書,中了進士的人,怎么能夠人云亦云呢朝廷治理地方,必然是有自己道理的。知道了道理,才能做好事情。”
李匯道“我到了京西路,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事情,也想其中的道理。想來想去,想破了頭還是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做自己想明白的事,不好嗎”
徐遂飲了一杯酒,放下酒杯。道“你們都是進士高第,人人都有想法,事事都要說出個道理。我不同。我是武科進士,讀過幾本兵書,就沒有那么多道理想。京西這里有軍校,聽說軍官都是從那里出來。本來我要進軍校的,結果宣撫帶兵的法子,跟我讀的兵書不同,便就算了。地方上走了一遍,發現這里治理地方,未必不合圣賢書,卻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樣。宣撫錢糧不缺,地方百姓安樂,還有什么話說道理想不明白,是你們圣賢書讀得不好,哪里有那么多話講諸位只要按著宣撫的話辦事,慢慢想其中道理嗎”
鄭剛中點了點頭“徐兄雖然是武狀元,這話卻是說得清楚明白。不錯,我們自該如此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