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孔的時候,教員不只有上半句,還有下半句。改革的時候,鄧不只說必須改革開放,同樣還有下半句。不能只記住上半句,把他們的下半句忘了。
說起歷史,人們經常遺憾、痛恨,想找個借口發泄。這些發泄的借口,說得慣了,順嘴了,往往就開始偏向不好的方向。比如宋朝,因為外戰不行,被稱為大慫。這是正常的。但因為說慣了,就開始接受異族的觀點、習慣。比如說宋朝其實是三國,因為俄語稱呼中國的發音類似契丹,就說中國是契丹,這些已經走在了危險的邊緣。
中國文明,經歷了許多苦難、失敗、挫折,從泥濘中一次一次站起來。這個過程很艱難,充滿了血與淚。祖先或者抗爭,或者屈服,甚至有人助紂為虐。對于這樣的歷史,對于這樣的祖先,作為后人我們可以歌頌或者批判,但不能夠嘲笑,甚至諷刺,因為這是我們的歷史。
蘇聯的鋼鐵同志提出了歷史的五段論,實際與中國歷史和國情并不相符。新中國建立后,為了符合五斷論,對歷史的解釋有許多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這種削足適覆的方法,會導致大量問題,這是難以避免的。不必苛責前人,他們受限于歷史條件。但作為后人,還是要尋找合適的描述。
人們聚在一起,談起歷史,談起歷史的各種變化。經常會有人說,如果中國當時是什么樣子,會如何如何。各種想法都有,有的被多數人接受,甚至成了金科玉律。
比如宋朝沒有滅亡,明朝沒有滅亡,中國會不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會不會大航海會不會發生帝國主義戰爭如果你回到宋朝,回到明朝,會怎么救中國
怎么救中國,王宵獵現在只有大致的原則,無法詳細的描繪。但他知道,怎樣是錯的。
是不是要結束封建社會,走資本主義肯定不是。中國的封建社會早就結束了,秦始皇統一六國設郡縣就結束了,你想去結束什么新社會是要總統制、議會制還是君主立憲制每一樣都錯。
為什么錯因為我們是中國,我們不一樣因為我們不一樣,不管是在英國、法國、德國還是美國、俄羅斯發生的,都不適合。最近的日本抄得自己都糊涂,更不要說了。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這三個字,必須清楚認識。沒有清楚認識,覺得別人做得好,我可以抄,那就是小孩子在過家家。孩子熱鬧一下可以,成功是不可能的。
如果設想掌權之后,怎么發展資產階級,怎么扶持資本家,怎么打擊地主,就錯上加錯。甚至想學英國搞圈地運動,讓農民失去土地,就完全是犯罪了。
為什么因為我們不一樣。外國的歷史可以借鑒學習,但不能抄。歷史即使發生了,也并沒有把答案告訴你。不管是照抄外國的經驗,還是照抄歷史,只能夠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