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
陸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時也有些愣住。
他不記得陸火興在這個時間段有和人起沖突打架的事情,雖有些突兀,但也沒覺得特別意外。
**十年代,不論城市鄉村,各種打架斗毆起沖突極為平常。
也不止是大人,一直到千禧年前后,陸葉上了初中,受時代風氣和港臺電影錄像的影響,學校內外各種小混混多如牛毛,參與的群架一樣不少。
而在這個時候,他老子陸火興三十多歲,還是很有脾氣的,在上云村周邊幾個村子也有點影響力,和人起沖突的次數不少,不過可能是父母對他刻意隱瞞了消息的緣故,他記得的不多。
唯一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陸火興和人起沖突,對象其實不是外人,而是和他大伯一家。
矛盾引發的源頭主要爺爺晚年的贍養問題。
陸葉的爺爺這兩年還在給人看山,后來身體差了幾乎就吃住在陸葉家。陸火興就朝陸葉的大伯和二伯,要求各家出一些贍養費,或者老人輪流在各家吃住。
前前后后一直談不攏,最后口角沖突升級,直接動起手來。
這也是如今90年代到千禧年初,最常見的矛盾點之一。
一個是上一代人逐漸老去,然后基本上都有多個子女,都是分家各過各的。
在城市還好些,工人和干部退休的老人,多數都有退休金,不論多少,勉強還能維持生活。這個階段的農村老人,面對的問題就麻煩得多。
而且,這個時候大家都窮,很多人都在外打工,留在農村的人本就少,對于上了年紀的老人贍養問題,少有不引發矛盾沖突的。
后來在陸葉畢業工作之后,他老子陸火興還時常感嘆愧對了陸葉爺爺。
陸葉也時常回憶起,那個坐在家門口,吊著旱煙筒的枯瘦老人。
“陸陸,你先在家,媽出去一下。”
就在陸葉思緒稍稍發散飄飛的時候,一旁的葉元秋早已變了臉色,轉頭朝陸葉囑咐了一聲,又朝那前來報信的陳招娣問道,“招娣嫂,他們是在哪里?”
“就是河壩那邊上。”陳招娣喘了兩口氣,連忙回答,“我們隊里好多人都過……”
不等陳招娣把話說完,葉元秋已經心急火燎地跑出了門
“元秋,你等下我。”陳招娣見狀急忙又喊了一聲,可葉元秋腳步飛快,轉眼就已到了小路外。
陳招娣又轉頭朝站在門邊的陸葉囑咐了一句,“陸葉啊,你先在家里,一會你爸媽就回來了。”
說著,陳招娣也腳步匆匆地跟著葉元秋后面,繼續往外跑去。
“我老子應該不會有事吧?”
陸葉望著母親和陳招娣一前一后離開的背影,心中稍稍有些擔憂了起來。
從陳招娣焦急的神色來看,恐怕事情不小,他對于陸火興雖有很多不滿,但這畢竟是他老子。說難聽點,陸火興或許沒有做好一個丈夫,但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去說,其實并不算差。
他從母親和陳招娣的話里,也聽出了兩位大人出于照顧的原因,并不想讓他跟著去。
可能發生的場面對小孩子不太好,而且萬一磕著碰著,受了傷,那就更是糟糕。
“不過,我還是要偷偷去看看才行。”
陸葉輕輕嘆了口氣,他知道以他如今的年齡,去可能也做不了什么,但不了解前因后果,多少還是放不下心。
回身將大門掩上,陸葉沿著小路,朝著方才陳招娣所說的河壩方向跑去。
路上,陸葉也看到了不少跟他一樣前來看熱鬧的村人,男女老少都有。
到了河堤邊緣,遠遠的就已經看到了河堤外面,有好幾十人將一輛鏟車和一輛大貨車圍住。
在鏟車上,還有站著三四個男子,一個個神色不善地盯著圍攏過來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