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像是一個普通國人的所見所聞,或說是野史軼事。但聽在路舟耳邊,他也能感受到佐藤這個中年人所傳達的那一絲無奈。
佐藤沒有停下他的話頭。他繼續著話題。
彼時的韓國同樣是美國半導體企業的目標市場,而所美國企業所采取的策略也大多同日本市場雷同,以落后技術換取韓國國內半導體市場。佐藤說道,他還在富士通時,最好的時候每天都要接待無數的韓國企業團。以前在跟前“跪舔”,卻沒想有朝一日對方也有起勢的時候。
或說是形勢使然。
到80年代末,在美國的影響之下,韓國在半導體領域已經隱隱有崛起的趨勢,而佐藤所在富士通,他也明言,半導體業務卻是在輝煌后便一直走下坡。
佐藤便是在那個時候離開了日本,到了三星工作。他笑了笑,悶頭喝了口酒,說了這么一句,數倍于在國內的工資,一切到韓國的衣食住行全然安排了妥當,在家里只有他這么一個頂梁柱的情況下,他只得是選擇了遠赴韓國。
說到三星上世紀在半導體行業的輝煌,佐藤沒有再如剛剛一樣有多大情緒。盡管他是局中人,可卻表現得像一個局外人一樣。
90年代的三星在半導體,尤其是存儲半導體領域是猶如一頭奔牛,從超越東芝存儲半導體產量,再到研制出市面上最新的技術......
一場風暴,在這日本老先生口中輕描淡寫。也許他是目睹過在他當時所生活的韓國的一些景象,可他到底不在本國,也許諸多都只能是后續聽聞。
在這場席卷亞洲的風暴之中,諸多美資是趁著勢頭進入了三星,可算是在低潮中抄著最低的底。
佐藤沒有說結局,路舟也沒問。
就這樣,在觥籌交錯之間,這漫長的故事也就算到了結尾。身旁的葉輕塵雖然沒說,但看她表情多少也有些無聊。
路舟起身拿了賬單,一邊又對佐藤說道,“佐藤先生,如果給你數倍于三星的薪資,你是否會考慮換一家公司工作?”
佐藤也是哈哈一笑,“也許吧。麻美說中文都比日文還流利,對這事有時我也很惆悵。不過看她每天笑得也挺開心,似乎也沒什么不好的。”
路舟笑了笑,他所說招攬也無非半真半假,畢竟人只認識幾小時,就是要挖那也得費HR一番調查功夫。而他聽著佐藤這話,那也是別有一番意思。
是個妙人,路舟心想。
兩人也就留了個聯系方式,剩下也別無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