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升期的新人,都會說是葉青粉絲。
一來拉好感,葉青的流量和路人盤都不差。
二來,葉青的歌嘛,誰都聽過。
而且誰都會唱幾首,裝葉青的粉絲不僅不容易被戳穿,不怕被問起“那你喜歡XX的什么歌”時,說不出來幾句話而尷尬。
就連到時候有些像的地方,大家也理解:
“葉青的粉絲嘛!”
只要不過分,也就不算“模仿”,馬函自己都說是“致敬”,打打擦邊球。
而音樂與類的糾紛...
很不好搞的。
于是一切都好起來了,各種商演,收入,還有撲上來的妹子,再也不是抱著吉他在酒吧唱歌的小歌手了。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了。
葉青出一首,他也跟風學著來一下子,然后葉青年初《菊花臺》+《東風破》讓他有的套公式,賺了點熱度;然后又發了《八度空間》,《龍拳》也勉強。
結果,葉青之后就一直沒發歌。
要知道這個年代紅,和過氣的時間都很快。
所以狀況又慢慢往下,馬函心急如焚——雖然他看起來已經掙了不少錢錢,但掙得多花的也多,比如說是泡妹子買車子什么的,何況誰不喜歡四處商演來錢的日子呢?
于是馬函也試著看葉青其他的歌,最好是熱度高的新歌,然后《夜的第七章》出來了...
“坑爹呢這是!這玩意能抄?”
前面的就別說了,葉青當紅的歌曲,哪個旋律和走向不是天馬行空的筆觸?
少了這些,那就不成立了。
很難模仿,所以這次《千里之外》出來之后,他和老板都大喜:“又有得套了!趕快,把他整個音樂風格整理一下,快點做個新歌!然后我也幫你邀請一個前輩歌手,你倆也能都收獲一波熱度!”
本來,一切還是順利的。
結果,這次和以前,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因為竟然有一個也是走這條路線的叫羅馬的,巧的是新歌內容居然內容撞上了,也是合唱,都是思念的情歌。
于是立馬學著改了一波,然后就要上線...
這就糟糕了,因為馬函能吃這碗飯,就是因為套路...哦不,寫得快。
這會,可要被人吃掉紅利了。
...
十分鐘后,“咔噠”一聲,老板推門而入,經紀人和助理尾隨在后面。
馬函立刻起身:“怎么樣,水軍買好了嗎?”
“買好了,他新歌一上線,我們就給他買黑熱搜。”老板點頭。
經紀人也道:
“沒事,雖然有點倉促,但是你可是打著魔都小葉青的名頭,肯定人家更期待你的歌。”
旁邊,馬函不自覺皺眉。
他現在有點煩這個稱號,畢竟都三十多歲的人了,比葉青都大;但又離不開,只能不發言,然后等著12點對方的新歌上線。
然后點開一看,名字叫《千里》。
“哎喲,真夠不要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