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鐸很快被陸樞恭帶到,見皇帝龍顏大怒,驚慌跪地:“陛下!微臣真是冤枉……微臣真是冤枉的哇陛下!”
皇帝一時氣難消,盯著鄧鐸卻無心細問,扔下冷冰冰一句:“先打入大牢!”拂袖離去。
進宮路上,左司諫江公望與周邦彥各抒己見小聲嘀咕著——
“陛下不能為難蔡王,否則最不利的還是陛下。”
“百姓對陛下的稱贊會改口為諷刺,趙似無爭權奪位之心,天下皆知,此時一個蔡王府小史有叛逆言論誰信?陛下相信自己的眼睛,認定證據確鑿的事就是事實,對蔡王失望至極才大怒。然而百姓不會那么看,百姓看到的是皇帝有意做戲,目的是除手足不留罵名,隱忍兩年不過為演兩年兄弟情深的戲,為事后下狠手不引起懷疑,而且是等朱太妃死后,城府極深。”
“下官了解陛下,陛下絕不會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但陛下若真殺了趙似,難免百姓這樣想,你我勸諫,也是一片苦心全是為陛下啊。”
“希望陛下能理解你我的良苦用心。”
“令下官百思不得其解是事,這場局,不知何人所設,與蔡王究竟有何仇怨……”
夕陽的余輝似一場大火燒紅天邊,趙佶走出宮殿,獨自一人遠望,心底一絲落寞蔓延開來:你竟與他人共謀取朕性命,像是預謀已久,你這般不念兄弟情,朕卻仍不忍心直對你下狠手,真是諷刺。
趙佶以為整個心緒將隨之沉入暮色里,卻被身后腳步聲打斷,經蔡王府獄案,身為皇帝的他變得愈發警覺,猛然轉身,宮人忙跪下:“陛下,左司諫與大晟府提舉求見。”趙佶松了口氣又一陣無力:“宣他們進來……”
江公望與周邦彥相視后紛紛行禮,很有默契一唱一和地勸諫皇帝,申明利害,本以為一套絕對說服力的說詞定能勸住皇帝,卻不料皇帝突然一笑,語氣卻極冰冷:“是不是覺得朕像個三歲小孩子,擺明利害一副赤膽忠心朕就一臉懼怕信了爾等?江公望,你與蔡王向來關系甚好,別以為朕不知你打的何等算盤,賣蔡王人情,維護自己利益,還拖他人下水同你一起進諫,如此險惡朕豈能留你?”
江公望怎么也想不到,那日的勸諫,竟讓他被解職,周邦彥也見勢遠離蔡王,再不與江公望來往。也正因那日他二人那一通勸諫,徹底惹怒皇帝,皇帝下令將鄧鐸處死。
在眾人看來,皇帝除掉趙似的心在日漸堅定,一切已無可挽回。
昏暗的宣室殿微弱的燭光隨風晃動,隨一絲清冷的風,宮人突然進來:“陛下,陸大人求見。”還在氣頭上的趙佶瞪大眼,“他來做什么?”
“陛下,老臣聽聞陛下將左司諫解職,鄧鐸已被處死。”陸樞恭小心翼翼地看著皇帝臉色,試探性繼續道,“是察覺蔡王府獄案牽涉集團勢力的暗潮涌動?”
趙佶聽后心底暗暗一驚,原本未想到這層威脅,這下倒是被提醒,更為氣憤道:“小小蔡王還是朕親封,能掀起多大風浪,等著看吧,它很快便會瓦解。”
“陛下,老臣在陛下氣頭前來打擾還望陛下恕罪,”陸樞恭說罷,鄭重叩了個頭,臉上寫滿了忠誠,“但還有一事老臣不得不提,老臣就是死也不能不忠陛下!”
“陸樞恭,”趙佶冷笑著搖了搖頭,“有話你不妨起來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