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您好……”蔡致良在門口迎接。
“蔡先生,我們又見面了。”陳清辨笑著與蔡致良握手。
在會議室坐定,陳清辨率先開口道:“聽聞蔡先生在北美收購可口可樂的股票?”
這讓蔡致良有些驚訝,不過短短數日,自己的底似乎已經被人查了個底掉,道:“是啊,手里有些美元,便做些投資,沒想到陳先生也聽說了。”
“蔡先生別誤會,只是有些金融界的朋友,發現最近可樂股票的異常,結果發現了一個與馬丁有來往的香港人。聯想到你們一同做空美股,才有此一問。”陳清辨多此一舉的解釋,更令蔡致良難以釋懷。
“我還以為比較隱蔽,收購可口可樂股票的事情短時間內不會有人注意到。”蔡致良自嘲了一句,暗自想道:“看來得加快速度了。”
拖得越久,可口可樂的股票漲的越快,從股災之后的22美元,起起落落,目前已經漲到28美元了。
收購可口可樂股票進行的還比較順利,但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就比較麻煩了,都是長期持有的客戶,如今也不過收購了2000股,遠遠比不上可口可樂股票的收購。
蔡致良也只好轉變策略,不再要求10000股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轉而加大可口可樂股票的收購。
“陳先生聽說過去年的美日半導體協議嗎?”
“聽說過一些。上半年的時候,美國還以日方未遵循協議為由,向日本半導體征收100%的懲罰性關稅。”陳清辨點點頭,對于美日近兩年的爭端也是頗為留意。
“蔡總也有意半導體產業嗎?”陳清辨稍微一想便明白了。
蔡致良道:“半導體產業作為尖端技術及高附加價值產業,其對于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我就不多說了。十年前,日本政府集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聯合籌資,舉國發展半導體,便有了今日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傲視群雄,也有了去年的《美日半導體協議》。以往,在美日兩國的陰影下,香港自然是沒有機會的,但是現在不同了,美日爭端,便空出來一部分市場,正好給了我們機會。”
陳清辨道:“目前半導體價格尚處于低谷,東南亞以及臺灣各地的半導體公司開始紛紛破產。政府原先扶持的半導體科技公司也維持不下去,進而轉入其他領域,現如今也不是一個好時機啊。本港目前也面臨同樣的境遇。”
“我倒是認為目前是個絕好的機會。”
蔡致良闡述自己的看法,沒有長篇大論的道理,而是以韓國為例,道:“去年《美日半導體協議》一出,韓國政府立即通過《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共同開發計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上億美元,開發DRAM芯片核心基礎技術,顯然便是看到了機會。日本半導體公司將逐漸退出美國市場,而美國本土制造的成本太高,質量又一般,這便是相對低成本勞動力地區的優勢,不僅是韓國的機會,也是香港的機會。現如今,本港的制造業已經遇到瓶頸,因制造成本升高,逐漸向東南亞各國轉移,所以為了本港未來計,也該向高科技領域進軍了。”
韓國雖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確實有一顆成為大國的雄心,這一點在亞洲四小龍之中尤為明顯。三年前,韓國的半導體還落后日本數年的時間。而就在這三年的低谷期,大多數公司紛紛破產之際,韓國卻是加大了投資,現在僅僅落后日本不到一年的時間了。
半導體產業,越早入手,便意味著豐厚的利潤,蔡致良自然不愿意錯過,關鍵是政府得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扶持。而且,即便是賠錢,有政府審批的土地,無論怎么搞,都不會蝕本的,大不了開發房地產就是了,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很多科技企業都是這么搞的。
高科技企業巨大虧損,并不影響開發房地產的巨額利潤。即便是科技公司破產了,也能為新收購的天門置業產生的巨大利潤,也會讓那些蒸蒸日上的科技企業望塵莫及。
這些都是后話了,現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以后做一個鋪墊。或許今天是白說了,但誰又說的準呢。
聊了半天無關痛癢,似乎有很高大上的話題之后,才逐漸進入今天的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