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蔡致良再次來到工廠。與上次來時相比,已經與后面的空地聯通,多了三個正在安裝設備的車間。
“什么時候可以完工?”蔡致良指著正在安裝的設備問道。
周海道:“工人已經找好了,快的話,后天開始調試,下周就可以投入生產。另外兩個車間慢一些,估計得半個月之后了。”
蔡致良點頭,比原先預計的快了不少,道:“100萬的訂單都安排好了嗎?”
周海道:“已經安排妥當了,七成由我們自己生產,剩余三成交給其他工廠生產,二十五天的交貨期。如果進度能在快點,就不用從其他公司采購了。”
“還是有點緊,運輸呢?”蔡致良看著趙志遠。
趙志遠道:“生產好之后,直接過關,從香港裝船,分三批發貨。”
“分批?”蔡致良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次時間緊張,分批次發貨可以降低風險。一旦發生意外,未能及時發貨的話,最后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就走空運。”
“這樣也好。”蔡致良道,“已經是4月底了,就沒有什么想法?”
周海道:“你們聊,我去工廠那邊看看。”
之前蔡致良說過,今年兩千萬美元的訂單,截止目前,加上這次100萬美元的訂單,也僅有230萬美元,要知道,已經4個月過去了。
“蔡先生,我記著呢,您不用老是提醒。”趙志遠胸有成竹,道:“如果此筆訂單順利的話,往后阿爾薩斯服飾公司都會交給我們代工,下半年至少會有500萬美元的訂單。”
“阿爾薩斯服飾……”蔡致良思索片刻,確定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問道:“這個公司規模怎么樣?”
趙志遠道:“每年有400多億的銷售額,規模算是一般吧……”
“多少,400億的銷售額,還只是一般?”蔡致良打斷了趙志遠的陳述。
“意大利的貨幣是里拉,如今對美元的匯率在1400上下,400億里拉的銷售額,換算成港幣,也就是2億多的樣子,還是近兩年里拉升值了50%的緣故。”趙志遠解釋了一句,接著道,“阿爾薩斯服飾公司大概成立于三十年代,也曾在五六十年代輝煌過一段時間,高峰時曾經每年3000億里拉的銷售額,當時里拉對美元還是600左右,合5億美元。后來,米蘭時裝周誕生了,阿拉亞先生決定走高端時尚路線,從此便開始走下坡路,再加上后來的石油危機引起的意大利經濟衰退,便一年不如一年了。也就是隨著近幾年經濟好轉,公司才慢慢有些起色。”
“一年600萬美元的訂單也不少了。”蔡致良點點頭,卻是沒想過意大利的貨幣會這么不值錢,接著道:“即使這600萬美元的訂單落地,也遠遠不夠兩千萬,你還有其他計劃沒有?”
趙志遠道:“東南亞這邊,紡織品貿易的利潤太微薄了,魏喬年后做了一單,跟我年前做的那筆訂單一樣,都是40萬美元,但是利潤不及一半。我的計劃,還是拓展意大利的市場,也比較熟悉。”
蔡致良道:“利潤低,沒關系,關鍵是搶到市場份額,只要有兩成的毛利潤就可以做,東南亞這邊也不要放棄。”
趙志遠道:“東南亞這邊有魏喬盯著,下個月還會有一筆30萬美元的訂單。”
“魏喬是原先亨達貿易公司的嗎?”蔡致良聽趙志遠兩次提起這個名字。
趙志遠道:“不是,是年后才招聘的,亨達貿易公司基本不做紡織品,沒有這方面的業務員,只能從外面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