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元的個體經濟,大部分是從81年后才做起來的,錦瑟鎮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正規商戶。
80年發放第一張工商執照之前,在城里亂擺攤設點的會被取締和沒收的,不過那時還沒有城管這個工種,是工商部門在忙活。
但相對來說,靠近三縣市交界處的錦瑟鎮管理稍微寬松些,果蔬批發市場就是在那個背景下自發形成的,可以說歷史久遠。
因此原有的果蔬批發市場在他們的心目當中根深蒂固,對于措施不齊全,服務不完善,以及各種各樣不太利于經商的問題已經習以為常。
好多農民出身的果蔬批發戶覺得不怕遭罪,能多賺錢就行,覺得新市場這邊的各種費用太高,這是很難扭轉的觀念。
最初搬到這邊的批發戶們,因為這邊沒形成良好的經營氛圍,加上還有老市場在競爭,生意還沒有在老市場好,就更覺得搬到這邊不僅沒有多賺錢,反而少賺錢了,心里難免不平衡。
相比較而言,舊市場那邊的品種也齊全,數量也比較多,到這邊來的人就越來越少,之前搬過來的批發戶接二連三的搬了回去,更使得這邊沒有人氣。
第1期的工程長達800米,此刻街道兩旁包括經營四科的辦公室在內,開門的零零散散沒幾家。
魏良義是景區的老人兒,還做了多年的中層,人緣也相當好,所以那些人都認識他,紛紛打招呼,魏良義只說是隨便轉轉。
昨天晚上岳東就上了電視、廣播,今天的報紙上也多有報道,如果岳東單獨一個人從這里走,或許他們不一定能認得出來,畢竟原先不怎么熟悉。
但是和魏良義走在一起,大部分人會和景區的那個岳東聯系起來,有些人下意識地求證之后,果然是岳東本人,還特地跑過來問這問那的。
岳東乘機問了一些當前的情況,頓時覺得實際情形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糟糕,越發感到這個科長的位子不好坐。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800米的街面并不是一通到底的門面房,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出入口,后面是大型停車場,便于集中裝卸。
岳東和魏良義走進去看了一下,基礎設施確實挺好,路面都硬化了,兩邊都是大篷,衛生間也比較上檔次。
過了這段800米的街面,就是大片的空地,原本是為了趕山會準備的。
無論是中心區域的各種雕塑旁邊,還是路沿石的縫隙、花壇圍邊的縫隙里,都留有銅質螺栓和優質不銹鋼長管,可以固定帳篷和各種支架,平時上面有硅膠蓋子防止塵土雨水進入,設施確實挺講究,可惜一直沒用上。
并不是沒有人趕山會,而是城區像劇院、集貿城、商業街那些地方,每年都搶著舉辦山會。
因為舉辦山會不只是短期效益可觀,還可以聚集大量的人氣,提升后續效益。
如果這里已經有了良好的商業氛圍,上面也不會不考慮。然而這里平時冷冷清清的,上面都想貼上大號創可貼遮遮丑,怎么可能把它展示給那么多人看?那不等于讓眾多行商們傳播青元的笑話?
因為山勢的關系,市場里的這條主要街道并不是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東南偏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