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都是我和哥哥挖野菜,煮南瓜,拌麩子,辛辛苦苦把豬養大的。”
“那個味道就不用多說了,吃起來那可是非常香,并不比農場養的豬差太多。”
“所以,我就想,村里面有老人和小孩的人家太多了,我們為什么不給他們合作那?”
“到時候,我們提供豬崽給他們,讓他們簽合同只許賣給農場,等到過年的時候,再高價收購回來,轉頭賣給游客。”
“這樣的話,我們既可以省了養豬的過程,又可以讓游客一直有放心豬肉吃,還可以讓村民一起跟著賺錢。”
“至于為什么給高價,當然是為了讓村民們更加放在心上,把豬養的更肥更胖。”
“外面的豬肉賣七八塊,我們合同上面的收購價,就寫上十五一斤。”
“高出市場價那么多,到時候不怕那些村民們不用心。”
看著疑惑的王家人,王振把想好的養豬計劃的細節當著王家人的面說了出來。
這一下,王家人恍然大悟,仔細思索一番,對于王振只剩下佩服。
因為這個是個三方受益的連環套。
農場免費提供了豬崽,村民們就有了養殖的本錢,高價回收,會讓村民們想辦法把豬喂的更胖。
在這種情況下,王家看似賠本了。
可是一轉頭把豬賣給游客,反而賺了。
而游客那,也因此吃到了放心的好豬肉,同樣開心。
“你這腦筋真是越來越聰明了,你不相信解釋一下,我們還真想不到原來賺錢還可以這樣操作。”
王振解釋完,等王家人想明白以后,王媽感嘆出聲。
“對了,兒子,豬的問題解決了,雞鴨鵝那?”
“鴨,鵝我們可以上街買?雞苗那?我們是像去年一樣找村民們去買嗎?”
感嘆完,王媽就像是好奇寶寶一樣,再次提出了一個問題。
“找村民?”
“算了吧,媽,今年就別想了,我估計沒有那個村民們會把雞鴨鵝賣給我們了。”
“因此,恐怕接下來,我們要像去年一樣,去找轉門搞孵化的人去買了。”
“雖然我們農場現在的母雞也在抱窩,可是它們只能解決一部分,離我們剛剛訂的目標遠著那!”
看到王媽又問這個自己剛準備說的問題,王振搖頭說到。
如果是平時,如果是別的村。
王振如果肯出一塊五買一個雞苗,估計賣的多多如牛毛。
可是,羅家灣不同。
去年的時候,他從村民手中買了大量的雞苗。
事后,在售賣的過程,兩百一只的高價,讓所有村民都忍不住目瞪口呆。
因此,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羅家灣村民可能都會自己養雞。
那怕他們知道可能賣不出農場的高價,可是農場那么多游客,賣出一個比收購的人高出不少錢的價格,還是非常容易的。
這一點,那些養了雞鴨鵝的村民們非常有發言權。
因為前期王振農場的雞鴨鵝不賣的時候,他們那些養了雞鴨鵝的村民,可沒少從游客手中賣雞。
雖然比不上農場里面雞的價格。
可是,比起外面的價格,多出一二十還是有的。
這種情況,村民們傻啊,才會繼續賣雞苗給王振,當然是自己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