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淡淡的笑道:“陛下,你放心,遼東不是建奴,遼東是大明的遼東,前提條件,內閣要給遼東足夠的尊重,朝廷需要糧食、鋼鐵、包括銀子,都可以,前提是足夠的尊重!”
加入遼東,其實也需要宣誓的。
崇禎三年到崇禎五年,那個時候,加入遼東的誓詞:“還是我將忠實地效忠皇帝陛下,以及武威侯的后嗣和繼任者,我將切實遵守遼東的法律,履行作為遼東公民的責任。”
然而到了現在,加入遼東的宣誓則變成:“我在這些鄭重宣誓,我將支持及捍衛遼東憲法和法律,對抗國內和國外一切敵人。我將真誠地效忠遼東政務院政府。當侯爺要求時,我愿為保衛遼東拿起武器;當侯爺要求時,我會為政務院政府做非戰爭性之軍事服務;當侯爺要求時,我會在政府官員指揮下為國家做重要工作……”
在后世雖然說宣誓就相當于放屁,可是在這個時代,宣誓,還是有著強大的約束力的。
崇禎又問道:“遼東有三千多座學校嗎?”
“應該有吧,具體多少我還真不知道,不過我可以去查!”
全旭自然也沒有說實話,遼東雖然名義上是一鎮,也就是一千戶百姓,必須建立至少一所小學,這只是規定,有的地方一千多戶人未必可以建一座學校,可是很多地方,都是四五千戶才有一所學校。
多少座學校,并不代表教育質量多少,比如說金州第一小學,作為金州最早的第一座小學,是在崇禎三年的九月份第一屆開始招生,學校占地面積約一百四十余畝,有四百米標準跑道,有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形體室、標本室、圖書室、室內籃球室、噴泉、以及名人館等等,現在這里擁有八十七個教室,五千六百余名學生,三百零五名教職工。
憑借著遼東金州第一小學的規模,完全可以秒殺大明的國子監,當然這只是一座小學,教育方面的質量是沒有辦法與國子監相比的,畢竟,等級不一樣。
金州城不僅僅有公立小學,現在還有一些私立學校,事實上,遼東對于辦學的審核要求并不算苛刻。
不過,遼東也有升學考試,而且還是統一試卷,統一錄取成績。以中學為例,遼東最好的中學并不是金州第一州立中學,反而是遼東大學附屬中學。
以去年為例,遼東大學附屬中學全校共計文科、理科共計八千零五十八人,其中考上遼東大學、遼東工業大學、遼東軍事學院、遼東礦業大學、遼東醫學院以及遼東黨校的共計三千四百六十七人,接近一半。
比起遼東大學附屬中學,這個學校的硬件和教室質量實在是太高了,整個學校共有二十二個閱覽室,共設計座位三千五百余,圖書館藏書七百八十余萬冊。
當聽到七百八十余萬冊的時候,崇禎開始又酸了。
不得不承認,與遼東相比,大明的很多地方都落后了。
他其實參觀過遼東的造船廠,也看到了火車廠,以及蒸汽機紡織廠,可以肯定未來,遼東一定會把大明遠遠的甩在后面。
遼東的政治體制問題,讓遼東人捐獻的興趣非常大,因為捐獻的物資和金錢,可以折稅,而且可以還能獲得良好的名譽,這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在遼東,很多學校,甚至小學都有圖書室,有的甚至有了室內籃球館,遼東的體育運動也非常發達,不少社區,興建了類似單杠、雙扛、等健身器材。
全旭甚至產生了想要在大明舉行全民運動會的想法,事實上,除了遼東、臺灣、就連呂宋和瓊州府的體育訓練體系還不完善,其他地方都是荒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