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二章禁武是永遠不可能禁武的
朱聿鍵也一臉苦澀,他知道現在沒有辦法反對,能給他們一條命,那就是恩賜了。
全旭雖然沒有改國號,可事實上,全旭和朱氏沒有什么關系,要說有關系,那就是全旭是朱氏的女婿。
可是作為女婿也沒有養活岳家六萬余親戚。
朱聿鍵問道:“陛下,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不惜大義滅親,削盡天下藩王,功莫大焉,只是……皇室不下六萬之眾,把他們全部打成平民,他們生活沒了著落……”
“他們可以不服,不服可以學著成祖造反!”
全旭淡淡的笑道:“若是他們有這個血性,朕甚是欣慰!”
朱聿鍵此時更加無語,他雖然身為藩王之人,至少還有膽子跟建奴拼一下呢,當初在崇禎皇帝北伐之后,很快就傳來崇禎皇帝北伐大軍全軍覆沒,建奴破關而入的消息。
唐王朱聿鍵像歷史一樣,組織民壯和侍衛,準備出兵勤王。
只不過,與歷史上不同。
因為歷史上的唐王府并不算富裕,而朱聿鍵也不是一個擅長理財的人,他就算遣散家財,不過募集了千余民壯。
然而在這個時空,唐王府在全旭的支持下,已經完成了小農經濟向工業經濟的過度,利用唐王府先后向全旭送了八萬多畝地,他比全旭手中購買了煉鋼技術,采礦技術,通過煉鋼和倒賣唐王府名下的礦產資源,朱聿鍵在極短的時間內暴富了起來。
他不僅向崇禎捐獻了一百萬兩銀子,還在南陽府境內捐資開設學校,百姓是善忘的,他們已經忘了唐王府對南陽百姓的壓榨和剝削,只感覺唐王是一個好人。
在朱聿鍵這次北上勤王,規模遠比歷史的要大,朱聿鍵擁有南陽鋼鐵廠的工廠,擁有常備的鋼鐵超過百萬斤,雖然他沒有火炮和火槍,卻利用鋼鐵,武裝了上萬人馬的民壯義軍。
朱聿鍵率領上萬民壯,浩浩蕩蕩的一路向北,幸虧被大谷關的守軍,二二八團的守位截住。
大谷關是洛陽城的南大關,也是南陽府為了防備明進攻,設立的關隘,當然,昔日的東漢洛陽八關之一的大谷關早已消失在歷史上的長河中,全家軍南陽府負責武備全家軍第五十七旅立即在大谷鎮境內,重修建了大谷關,這座新建的大谷關采取鋼筋水泥建筑,關城長約四百五十余步,與設立了營區。
負責防守大谷關的則是二二八團的一個司,要不然,朱聿鍵率領這上萬民壯真有可能跑到京城。
只不過,軍隊沒有讓他北上,唐王就率領百余侍衛,一路來到北京。
朱聿鍵可以對天發誓,大明的這些藩王,絕對沒有膽子反抗。
他只能盡可能為他的那些親族爭取利益,名下的田地、礦山、園林、鐵、鹽特權是保不住了,累世積攢的家財也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