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稍微休息了十幾秒,調整了一下狀態之后,就再次拿起毛筆,蘸墨水之后,迅速進入狀態。
繼續寫下第二首。
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依舊是一氣呵成。
王謙已經徹底掌握了大師級書法境界的實力。
所以,寫的越來越熟練輕松。
但是,消耗依舊不少。
寫完。
王謙的額頭都出了一層汗珠。
秦雪榮看的心疼,見王謙放下毛筆了,才迅速拿起提前準備好的毛巾,輕輕的擦了擦王謙額頭的汗,眼神滿是擔心和心疼,很想說出讓王謙休息不寫了。
但是,她知道還沒結束。
如果只是姜煜和慕容月、何朝惠當觀眾,秦雪榮剛才第一首寫完就可以立馬讓王謙休息了,等一兩小時再寫,或者過幾天再寫都可以。
可是,現在還有李希言和陶知善這兩位京城文化圈子的大佬在場,秦雪榮就不敢擅自決定了。
李希言和陶知善已經從震撼當中逐漸回過神來。
不過,李希言似乎更加激動了,右手都有些顫抖。
因為,他看著王謙寫字的時候,似乎領悟到了一些大師級書法境界的東西。
如果,這次他回去能消化理解,融入自己的書法當中。
說不得。
他能在晚年成為大師級書法家,圓了他的一個夢想。
本身就是大師級鋼琴家,還是樂團指揮家。
再成為大師級書法家的話。
李希言感覺自己這輩子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
哪怕,他立刻去世。
他覺得自己也是含笑而去的。
李希言剛想輕輕鼓掌。
陶知善也剛想開口稱贊王謙的書法。
卻是見王謙寫完第二首卜算子詠梅,依舊站在那里沒有動。
秦雪榮將這張寫完書法的白紙拿起來放在另一邊晾起來,再次鋪上了一層白紙。
所有人都是滿臉疑惑!
還有?
不是據說只有兩首作品嗎?
秦雪榮看了幾人一眼,看出大家的疑惑,低聲解釋道:“這兩首詠梅,是王謙當時寫給蕭冬梅的,看到蕭冬梅有感而發。另外還有一首……”
大家恍然。
姜煜和慕容月以及何朝惠三個女子更是對蕭冬梅產生出一絲羨慕嫉妒的情緒來。
這兩首古詞詠梅作品,明顯也是佳作級別,幾乎不比她們知道的其他古人寫的詠梅作品來的差。
以后,說不得也會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