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兩首作品的來歷也會成為一段佳話。
蕭冬梅,或許會因此而被后人所銘記。
歷史上,有不少人因為被大文豪的作品所書寫,從而成為千古名人,甚至比一些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人物更有知名度。
這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機會。
對普通人而言,青史留名的機會是絕對的千載難逢。
就連李希言和陶知善也因此露出一絲羨慕的情緒,不過隨后就消失了,他們都已經過了那個年紀了。
并且,王謙此刻調整呼吸狀態,稍微休息了一分鐘左右,再次拿起毛筆。
蘸墨!
揮毫。
比前兩次更加的順暢而迅速。
但是,寫出的瘦金體字體更加的具有飄逸的精氣神神韻。
那一個個書法字體,和此刻的王謙簡直融為一體,字體和王謙幾乎一模一樣。
這就是傳說中大師級書法家真正的頂級境界。
人如其字!
字如其人!
很多人都說,見字如見人。
但是,實際上這是需要頂級書法家才能達到的境界,將自己的精氣神和人生理念融入字體當中。
這是何其的艱難?
尋常人練字,都是照著字帖練,怎么可能做到字如其人的境界?
只是大多數人從字體的工整程度來判斷一個人的喜好以及性格而已,覺得寫字好看的人人品也好,寫字不好的人人品不好,這是很武斷粗糙的想法,也并不是真正的字如其人。
想練出工整的字體,只需要花些時間,有點耐心的人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但是這樣的字是不能代表其人所蘊含的精神的。
王謙現在是真正的做到了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人,瀟灑飄逸。
字,同樣瀟灑飄逸。
超然世外。
瘦而美。
美而隱。
越看越美。
所有人這一刻都不敢出聲,甚至連呼吸都刻意的降低了,生害怕打擾到王謙,或者是害怕打擾到那一個個似乎要活過來的書法字體。
一雙雙眼睛都瞪大了看著那從毛筆之下鉆出來的瘦金體字體。
清平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筆一劃,隨意自然,仿佛高山上留下來的水,其流經的痕跡自然而然,沒有任何刻意的痕跡,渾然天成,是大自然的選擇。
王謙的字體,此刻也是這種的表現,每一筆仿佛都是自然的結果,沒有多少人為的痕跡。
寫完。
王謙放下毛筆,整個人都有些站立不穩了。
仿佛身體被掏空。
秦雪榮沒有其他幾人那么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王謙的身上。
所以,當王謙放下毛筆的時候,她立刻上前一步,一把扶住了王謙的胳膊,滿臉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