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勝男,茹可,陳曉雯,秦雪鴻等人都毫無顧忌地下場幫王謙說話,讓她有些羨慕,她也很想堅定地表示對王謙的支持。
看到輿論上支持王謙的聲音已經成為主流,雪漫開心地笑了笑,低聲說道:“這就是人心呀,王教授已經得了人心。”
薛振國顯然也在關注這些事情,輕聲說道:“不是人心,而是時代在變化了。賈老爺子和張躍他們顯然還活在過去,還以為自己一句話就能決定別人的命運,讓別人不敢反駁。時代變了,他們的時代早就結束了,新的時代,大家已經不被他們所左右了。”
雪漫堅持地說道:“還是因為他們不得人心,打壓王教授的理由也太牽強了。本身這些年他們也已經名聲耗盡,現在找的理由還根本站不住腳,被別人挖了老底就沒話說了。”
薛振國對此也保持沉默。
因為雪漫說的也是實話。
這是很多文學圈子老一輩人的現狀,很多倚老賣老的存在都經不起較真的推敲,被人挖了老底就很難收場。
叮!
王謙發布了新的微博,雪漫馬上接到了提示,立刻點開,一眼就看到了所有的信息,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王教授說,他已經在千千文集上發布了一部三國小說,取名三國演義,好快!”
薛振國湊過腦袋看著雪漫的手機屏幕,皺眉說道:“這么倉促,會不會出問題?現在那些人只是暫時的沉默,就等著他露出破綻。一旦寫砸了,對王謙在文壇上的打擊是非同小可的。”
雪漫迅速打開了千千文集:“看看不就知道了,我相信王教授肯定不會隨便糊弄大家的,他也是一個認真嚴謹的人。”
說著。
雪漫已經在千千文集上找到了三國演義。
這是王謙名下唯一的一部小說類作品。
三國演義!
,只有兩章,加上一個前言,算是三章。
雪漫馬上點開了前言章節,而開篇是王謙的自述:“本書是我思考將近十年放才開始動筆的一部作品。本想再積累兩年之后再動筆,但是這次卻是身陷風波之中,不得不提前將心中所想一一表述而出。取名三國演義,就是一本演義小說。不過,小說內容是我根據小時候從爺爺那里聽取的一些三國史實故事進行的藝術再創作,所寫之事和人物基本上都屬實,只是我對人物和細節方面進行了藝術創作,請大家不要較真,更不要將演義當正史來看。”
一段自述表明了這本小說創作的緣由。
雪漫和薛振國父女兩都知道王謙所說的這些,身陷風波就是這次賈富清等人掀起的風波了。
王謙選擇提前寫出這本三國演義來回擊對方。
如此強勢而直接的回擊,讓薛振國和雪漫都對此表示佩服。
薛振國低聲說道:“王謙身上有一股文人風骨,我很欣賞。”
雪漫淡淡地問道:“如果賈爺爺敲打老爸你,你會這樣強硬的回應嗎?”
薛振國笑了笑,沒說話。
但是,父女兩都心照不宣。
薛振國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會如此正面的強硬回應,而是會沉默,選擇無視。
因為是晚輩,而且代表了薛家一脈,所以薛振國不能輕易的公開表態,和賈富清正面硬剛,那樣可能會引起賈富清一脈的文化圈子和薛家一脈的文化圈子的罵戰,最后甚至可能會引起西北文化圈子和京城文化圈子之間的罵戰,進而可能引起整個華夏文化圈子的內戰。
這種事情。
在民國時期時有發生。
那時候的文人說話都極其不客氣,理念不合當場就會開罵,有機會就面對面的罵,沒機會就登報罵,或者在收音機上隔空對罵。
當然,所謂罵說的是通俗語言,實際上民國時期幾位南北的文學大家之間的罵戰,都是一片片文章以及作品的問世,其中全篇沒有幾個臟字,但是卻字字誅心,互相理念的碰撞可謂是近現代文化的巔峰代表。
建國之后,這樣的事情就幾乎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