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時代之后,就更加不可能存在了。
所以,為了大局著想。
薛振國很清楚,如果自己身在王謙的位置上,肯定會沉默,哪怕受到了再大的委屈,也會自己一個人承受。
不可能如王謙現在這樣硬剛,在社交媒體上硬剛之后,再短時間內創作作品來回擊對方。
這種文人風骨,薛振國固然欣賞。
但是,他也擔心,王謙如此短時間內,能寫出什么來?
一個不好!
只怕之前王謙在文壇內積累的名聲會毀于一旦。
如此想著!
父女兩繼續看了下去。
而后面,是一首他們兩人都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詞作品。
正是在雙星課堂上發表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再次看到這首詞。
不知為何,薛振國感覺到了一股看盡歷史滄桑之感,似乎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什么事情最后都會被時間所吞噬,變成別人嘴里的笑談。
雪漫輕聲說道:“王教授果然說到做到,他說這首詞是他對三國歷史了解之后的感想,現在就拿出來寫在了三國演義的前言。”
薛振國沒說話,只是盯著和面的正文!
第一章,標題很長。
宴桃源桃園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開篇幾句話就顯示出了磅礴的氣勢。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只是這幾句話。
就將薛振國吸引的看了下去。
這幾句話似乎將歷史更迭都寫的透徹無比了。
雪漫也雙眼緊緊盯著屏幕上的文字,又輕聲說道:“王教授是以半古文的形式書寫的。”
薛振國點頭:“不錯,這種寫法有些難度。”
雪漫也點頭表示的確如此。
白話文已經發展了上百年,建國之后更是主推最簡單直接的白話文,這樣有利于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有利于人人學習文字,書寫文章。
所以,幾代人下來,到現在還能寫出古文形式文章的人,已經非常少了。
這也是王謙之前發表了那篇師說的時候,引起文化圈子震蕩的原因!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