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可能是《道德經》中最出名的一句話了。
芻狗,用草扎成的狗,是春秋戰國人用于祭祀的祭品之一。
一定會用竹制的箱籠來裝著,用繡有圖紋的飾物來披著,祭祀主持人齋戒后迎送著。
然而,在祭祀之后,芻狗就沒用了,路人踩踏它的頭顱和脊背,拾草的人撿回去用于燒火煮飯。
這句話的普遍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萬物當作沒有生命的貢品。
也有人聯系上下文解釋為道教的核心觀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通俗點說,在天地的眼中,萬物都一樣,渺小而無用。
秦人現在正是這種感覺。
而在他這百公里半徑事無巨細呈現的視野之中,那死海的旁邊,一片樹林之中,一個駝背的青年,正坐在樹下。
那和但他林、和32一樣邪祟的氣息,也讓秦人立刻意識到了這個駝背青年,就是自己要尋找的目標。
地獄公爵,七十二柱魔神中第四十七位的魔神化勒。
......
其他不一定相同,但惡魔都是謹慎而狡猾的。
更何況是作為擁有預言未來的能力的魔神之一,化勒更是把謹慎發揮到了極致。
成為不從,出現在現實世界幾個月的時間,甚至沒有任何一個弒神者或者魔法師之流的人發現他的存在。
要知道,不從之神,與人類所編織出的神話背道而馳,光是存在,就會給世界帶來災禍。
準確地說,在給予自己名字的人民的國家、地區里彷徨游走的時候,就會帶來災害。
時間或早或晚。
王權之神、法老之身荷魯斯脫離神話、成為不從,埃及境內的金字塔,已經垮塌了無數座。
七大天使中的傳信者,司掌雷和幻覺的墮天使雷米爾不從而降臨,天空中浮現出海市蜃樓一般的巨大城市,雷霆纏繞在天空之上,向地擊落,破壞嚴重。
惡魔巴風特不從而降臨,無數天主教堂驟然違背信仰,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邪惡行徑。
鍛火之神、文明之神伏爾甘不從而降臨,諸多冶煉廠發生事故燃起火災,甚至還出現了火山爆發,諸多城市的現代器械莫名其妙地無法使用。
只要超過了一些,就會給世界帶來這樣的影響,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創造災禍——這就是“不從之神”。
而可以使人獲得女性青睞、平抑仇恨、通曉古今、可預言未來的魔神化勒,在降臨之后.....
按照正常來說,在他出現的地方,許多無錢無勢無才華的丑陋男人,莫名其妙地受到了女性的青睞,無數人莫名其妙地滋生出仇恨,許多記載著歷史的古籍文物在各種“意外”之中被毀。
但是并沒有發生。
作為魔神,這位化勒公爵無比狡猾,并沒有肆意妄為。
看著地面上的鳥兒尸體,化勒公爵瞇起了眼睛,他已經離開了契約者的所在地幾十公里,全部力量收縮一體,只要他沒有弄出什么明顯的災害,那么,他是絕對不可能被發現的。
化勒松了口氣,心中思索著,自己下一步應該如何做。
“首先應該確認但他林到底遭遇了什么狀況。”
“但是我不能自己去,嗯,派遣一只下級惡魔......不,還是控制人類過去比較好?”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感到了一陣目光。
恐怖的寒意由心而生。
就仿佛什么恐怖的存在掃過了視線一般。
化勒瞪大了雙眼,這種感覺.....難道是至上四柱!?
不,不對,就算是至上四柱......
ps:浮島物語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