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若論察言觀色,揣摩圣意,卻已到達一流境界。
那魔皇聽了布魯之言后,龍顏大悅,開言曰:
“赫諭所言,深失朕心。料此黃州人族反賊,雖是已猖獗滋漫,然天下三十六州之地,彼一州未有;天下一百零八郡,彼僅有黃州一郡。如此反賊,難道我滿朝文武,皆無識刀兵,有謀略,勇擔當,能平反賊之人乎?非要舍近求遠,要吾大兄,或北冥臺吉、哈依方能制之?
吾料赫諭本是兵部一員外郎,因臺吉不歸,乃暫代兵部尚書之職,然觀其今日之言行,恐不稱其任,著赫諭仍官復原職,處理兵部武選司事務。
而禁衛軍代指揮使布魯,有膽有識,深解朕心,今擢升為禁衛軍指揮使,日后無須再言“代”也。
眾位愛卿,今孰人肯為朕分憂,率京師兵馬解金陵之圍,平滅黃州反賊啊?若能成功平滅黃州反賊,凱旋之日,朕定不吝封侯之賞?”
言畢,以目視殿下群臣。
在金鑾殿上喊喊口號,出出大言倒是容易,然若是率兵出征,親歷矢石,擊而勝之,卻是極難,那金鑾殿上群臣再一次集體鉗口不言。
那布魯見此情景,知自己已經出頭,今若就此不言,恐陛下龍顏再次震怒,到時必殃及于彼,乃硬著頭皮曰:
“啟稟陛下,微臣愿率三十萬兵馬,進擊東南,解金陵之圍,踏平黃州,剿滅反賊,將反賊魁首生擒活捉,獻俘京師,以震懾天下人族。”
眾大臣及魔皇聽了此言后,復一驚,群臣大嘩。
須知此時京師三大營總共才二十七萬兵馬,加萬五禁衛軍,滿打滿算總共才二十八萬五兵馬,彼卻言要帶兵馬三十萬。
這大一朝中,本有禁衛軍三萬,皆是精銳之士,較之地方兵馬,足以一抵其三,而拱衛京師之豐臺、遼遠、滄州三大營兵馬,每營亦有十萬,京師兵馬總計有三十三萬。
但那先魔皇去北冥屠龍之時,曾帶了一半禁衛軍隨駕,今皆隨哈依逗留北冥未歸,所以京師僅有萬五禁衛軍。
而因懼北冥兵馬突然發難造反,那福王先是派遼遠總兵榆魯率領一萬兵馬赴扼北關鎮監督北冥兵馬。新魔皇登基后,恐那榆魯兵微將寡,一萬兵馬當不得北冥哈依,又加派了另外二大營各一萬兵馬赴扼北關鎮助那榆魯,蓋而言之,此時京師中兵馬,滿打滿算,亦只有二十八萬五。
而那布魯來口便言要三十萬兵馬,那京師中縱使一卒未留,亦無法滿足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