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想練練~
他的水師剛剛建立,選擇去鎮江練兵,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
但是讓張士誠十分沮喪的是,朱元璋和他的隊伍早有準備,他的水師剛在龍潭露面,就被徐達來了個迎頭痛擊!
逃回來的殘兵敗將深有感觸: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海軍,是不能出門打架的,如果自以為是,結果只能是被暴揍!
1356年農歷九月,朱元璋派徐達進攻常州,而徐達巧妙地運用戰術,佯攻了常州,而消滅了張士誠派出的援軍。
經歷了龍潭和常州兩次失敗,張士誠徹底被打醒了,和朱元璋對著干,還真不是鬧著玩的。
那就停戰,求和!
“大家交朋友吧,我愿意每年給你粟米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
張士誠主動給朱元璋去信,想要握手言和。
“好吧,你先放了我的使者,每年向我進貢五十萬石軍糧如何?”
朱元璋也不客氣,回信給張士誠。
“呵呵,朱禿子這個窮鬼,竟然獅子大開口,看來用錢砸他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張士誠出爾反爾,而且確實沒有什么應對之策。
朱元璋不是病貓,不可能坐等張士誠來上門送禮,采取了主動出擊,進一步打壓對手的做法。
以戰爭的手段,達到讓對手屈服的目的,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朱元璋更愿意相信實力。
從1357年春季開始,朱元璋相繼攻擊張士誠的長興城、常州城、以及江陰等地,張士誠只能龜縮在隆平城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朱元璋就是張士誠的噩夢……
朱元璋攻陷江陰后,又攻破了常熟,把張士誠的兄弟張士德給活捉了,這讓張士誠大呼哀哉!
好在丞相呂珍送來了一則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他在太湖也活捉了朱元璋的一名大將廖永安。
此事傳到朱大帥耳朵里,同樣大感意外,趕緊提出用俘獲的三千吳兵,來換回一個朱軍大將。
而且追加了一條,可以把張士德一并送回來,這筆買賣似乎對張士誠非常有利。
張士德還提出可以勸降他老兄,朱元璋欣喜若狂,讓其提筆給老大哥寫信。
但是張士德很有心計,他用只有兄弟二人能讀懂的暗語,巧妙地表達了他的本意。
“朱元璋表面禮賢下士,滿口仁義道德,可其用心非常險惡,目前尚未得勢,所以裝出了一副仁愛的虛假嘴臉。”
“一旦朱元璋實現逆轉,勢必要暴露他的殘忍本性,如今之計,兄長當果斷投靠元朝,才是生存和發展之計……”
張士誠讀完兄弟的來信,陷入了沉思,他是一個不受傳統思想約束的人,很容易打破常規,最后同意了張士德的建議,決定投元。
于是,張士誠開始緊鑼密鼓地聯系元朝,首先向元政府江浙行省右宰相達識帖睦邇,拋了個大大的媚眼~
達識帖睦邇獲悉此事,高興萬分,手下人卻提出了異議。
“張士誠小人也,很會出爾反爾,不可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