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檀子豢諜鴆殺哀牢山,向威王展示了不戰屈人萬里的能力,讓威王下定決心自稷下分出一個同級機構。
檀宮建立的初衷竟然是作為一個專門的諜報機構!
威王當年并沒有選擇將這個機構大白天下,因而在史書當中,幾乎找不到檀宮的痕跡。
當時仕于齊國的兵家諸子,沒有一人在號稱兼容百家的稷下學社兼任教授,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間諜是國之利器,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忠誠,因此檀宮只在兩齊王族中選拔死士。
慶云琢磨著,按這帛書上說,自己的先祖慶軻自孩提時就被就被擇入檀宮培養。
在同級諸生當中蓋,崔,高,慶,都是當年呂氏王族的后人。
陳,虞則和田氏同族。
這幾支族人在各自潛伏的國度都開枝散葉,脈延后世,看似都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因此帛書中雖然沒有仔細描寫當時檀宮如何訓練管理,但那必然是一套成熟,嚴謹,而且有效的制度。
蓋聶,讀到這個名字,慶云皺了皺眉。
這蓋家和慶家的恩怨糾纏了數百年,倒也真是冥冥其數。
慶軻刺秦王前曾見過蓋聶,并為蓋聶折辱。
今日張影鋒正是用這段往事羞辱慶軻,方致場面失控。
不知道這本手札里會不會提到當初具體的情形呢?
慶云正要再看下去,手臂卻被按住,竟未察覺暅之已在身后。
“今天就到這里吧,我們在梁國被通緝,還沒逃出安全范圍。
明天一早要出發,務必要趕在天黑之前抵達洛京。
洛京是都城,不會因為梁國這些芝麻大的小事海捕擾民。
到了那里,我們就安全了。有的是時間。”
暅之的語氣非常溫和,到真有些兄長風范。
慶云自然不會與他相爭,便找了塊皮料,剪下一條做了書簽,生怕其他材料會傷了帛頁。
然后用綢布將書包好,再小心翼翼地收回鐵盒,這才去安歇。
第二日去洛京的路上,慶云的問題明顯就比前些天更深入了些,
“師姐,此次門中盛會,不知道有資格成為檀君候選的,有些什么樣的人物?”
瓠采亭想了想,答道:“有資格競爭檀君的,不出十族。
除了檀王兩氏,還有共王七子的后人,再加上以國為氏的齊氏嫡王族。
這些年門人四散,相互聯系并不多。聽說王虞兩族已經定居江南無意北返。
陳師叔雖然來了,但他和蓋坤,我的師父高氏一脈,都已經明確表示無意競爭檀君之位。
崔家和呂家這些年混得都還不錯。
尤其崔家目前是江北第一等門閥,雖然受國史、檀宗刺王兩案有些影響,依然地位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