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說之辨,在于觀測基準的不同。
但從根本上講,宣夜說還原了天宇本質。
如果我們不設定任何的觀測基準,天宇便如永夜。
永夜之間有元氣,元氣行止成星辰。
日月星辰皆元氣所成,懸浮與永夜之中宣其光耀,故曰宣夜。
我們所立之坤輿,也是浩瀚星辰中的一顆。
宣夜說是用以理解天宇元氣運動規律的終極學說。
而如果我們以坤輿為基準觀測天宇永夜,那坤輿便如卵空懸,為元氣所包。
瀚夜如幕,星辰投射其上,既是渾天。
渾天是以坤輿為中心觀測星辰變化規律所依仗的學說。
所謂渾象,便是以此說為依據制造的觀天工具。
渾象中心的小球代表坤輿,經緯自成渾天。
但如果我們把觀測目標拉回輿表,在你我的視野范圍之內以目視丈量。
此時天無限大,地亦無限大。
地線近平,測矩成方,以方圓丈地得即所見。此既蓋天之說。
此說不但更容易被我們接受和理解,也恰是我們直接的感知,故而此說所傳最廣。”
暅之一邊分說一邊看著眾人的表情。
慶云等人自然是聽得懵懵懂懂,一臉的迷茫。
就連那神童祖瑩也若有所思,眉頭緊鎖,像似沒有全部理解。
但是信都芳卻是聽得雙眼放光,似乎字字句句都鑿擊天靈,開穿一道腦洞。
他越聽越興奮,待暅之話音一落,竟然起立叫好。
那小王爺倒是淡定,眸中并無異色,也看不出對暅之一席話是嘉許抑或不以為然,只是瞧見信都芳附和,便問道,
“卿可有所得?”
信都芳點頭如搗蒜,
“小王爺,都芳似乎有些明白了。
王爺要的渾象,約莫年末的時候可以造一個雛形。”
“什么?”
暅之驚得雙目幾乎脫框而出。
這小子想通過這樣籠統的描述自,自造渾象?
不過轉念又一想,這小子在敘述渾天用以丈天的時候已經得其要義,對于天文測量并非一張白紙,不對,應該說,已經是當世萬里無一的達人了。
此時他所缺少的,大概只是一個答疑解惑的先行導師了吧?
于是暅之心下釋然,便收攏心神,拱手道,
“其實若是小王爺對此有興趣,我倒是可以趁這幾日叨擾,將渾象的簡圖畫下來。
不過,不過作為交換,希望小王爺也可以幫我一個忙。”
“哦?”
小王爺聽說暅之可以畫出渾象圖紙,自是大喜,
“景爍先生有何需要,盡管說來。孤自會盡力而為。”
“我需要尋一些無色石膏晶,只要鴿卵大小便合用了。”
小王爺不免生了好奇,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