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百名看客心中自是百般答案。
忽然間,銀花綻蕊,暅之的棄劍翻作一條大蟒,巨口吞天乘勢而起。
原來是暅之觸地之時,借力反推了劉贏一把。
劉贏右手軟劍也在地面一彈,左手趁勢抓起暅之的棄劍,劍若騰蛇,弄信反嚙。
前有蟒口,側有牢籠,小王妃這一劍的劍勢,那是不得不發了。
本來如飛梭般投來的嬌軀,像似水車般在空中打了個鷂子翻身。
橫貫霓虹舞作光輪,一時彩華大盛,沒人看得清哪一道是虹光,哪一道是劍氣。
總之自馮美人身上射出的千條瑞彩與風雷靈蛇自有一番纏綿,只聽得風鈴般的一陣金屬撞擊。
眾人定睛再看,小王妃的一劍已被暅之自劉贏背后探出的雙掌夾住,但那君臨一劍的余勢卻未盡衰,仍是刺入了劉贏右肩。
而劉贏的左手劍已經抵在了王妃喉頭。
一旁采亭色可二女,則分別被大眼豎眼扣住,動彈不得。
在雙方實力背景下呢,這個結果看上去也是頗為合理。
王妃也是千金之體,自然萬萬損傷不得,一旁安豐王早就嘶聲“吼”道,
“住手,住手!莫要傷了孤的愛妃。皇上,皇上,可定要保得淑華無恙啊!”
元宏忙出言安慰,
“淑華也是朕得小姨子,朕焉有不愛惜之理?”
隨后便怒目叱喝道,“大膽賊人,竟敢入宮刺駕,挾擄皇親!
你們,你們,不要命了嗎?”
劉贏忍痛咬牙,一字一句說得真切,
“想留住這位小娘子性命,就先放了我的三位朋友。
再送我們出宮門,備六匹良馬。
待我們出城,確認沒有追兵后,自然會放還她!”
“混賬!如果你們到時不還,朕又當如何?”
“我看這為大眼睛的朋友行動迅捷,如豹如豸。
他可以帶幾名親衛跟隨。
出城后我們六馬一起散開,誰會帶著她做活靶子?”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敲黑板時間《《《《《
馮美人這天外飛仙般的驚天一劍是何來由?這個,因為馮家也是本作很重要的一支勢力啊,自然不會簡單。堂堂北燕皇族,在孝文這一朝,出了一位太皇太后,兩位皇后,兩位昭儀,六位王妃,一個國公,高官權臣更是不可勝數,就算說馮家握有北魏半壁江山,那也毫不過分吶。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來講《徙戎論》。這篇策論,是在西晉年間,關外胡狄紛紛內遷,五胡亂華弊端初現之時太子洗馬(典籍官,洗此處讀冼)江統的上表。這片文章中一共出現“漢”字七次,“漢人”一次,但都是指的實體漢朝,漢朝人。而對于中原人的概念,文中相對應的詞語是“華人”——“徙其余種于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
這篇文章,闡述了非常傳統的華夷五方觀,他分析了當時中國四周狄,戎,夷,蠻的習性,然后認為他們應該哪兒來回哪兒去,泱泱中國不應該接受移民。
當時社會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什么呢?哎,最出名的那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就來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而因其衰弊,遷之畿服,士庶玩習,侮其輕弱,使其怨恨之氣毒于骨髓。至于蕃育眾盛,則坐生其心。以貪悍之性,挾憤怒之情,候隙乘便,輒為橫逆。而居封域之內,無障塞之隔,掩不備之人,收散野之積,故能為禍滋擾,暴害不測。此必然之勢,已驗之事也。”
這里說狄戎的生活習性與我們不同,因為他們落后衰弊,一般都住在郊區。當時的士族庶族(庶族并非貧民,都是地方名士)條件優渥,喜歡玩,這些關外泥腿子看了以后心生怨氣。于是啊,這個治安就會不好,暴力事件就會增多。這是必然的,也是有事實依據的。
這種現象,其實古今中外都一樣。這個江統呢,確實比當時的人多看了一步,他的核心思想在當時的主體思想限制下也還算進步。文章最后的結語也是金句頻出:“夫為邦者,患不在貧而在不均,憂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廣,士庶之富,豈須夷虜在內,然后取足哉!此等皆可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
也就是說,這些蠻夷(其實就是關外來中原務工務農人員),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窮。他們比本地人窮,這種貧富差距就是隱患。現在中原士族庶族都很富裕,狀態很好。中原本來的貧民都接受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化,他們對既有階級現狀都很順從,中原并不缺勞動力。而那些外域來的未經教化的窮人,他們是絕對的隱患,就應該送回蠻荒。
當時中原到底是否缺乏勞動力,是否需要接受移民呢?至少從軍隊體系來說,三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丁壯不足的問題,大量使用胡人募兵了。而農耕方面,因為人口劇減造成閑置荒地大量增多,也是不容爭議的事實。
不過江統所代表的觀點于現在各國政壇依然活躍,其實就是右翼地方保護主義思想,實在和民族大義本身沒什么關系。控制移民,在疏不在堵,除了相應限制遣返政策,還要有相應保障體系為他們提供教育工作機會,擇其優者而用,讓他們可以安居樂業,融入社會。移民趨勢流向穩定,文明,富裕地區是一種必然潮流。強行劃分界限造成的歧視,誤解,很容易引發相對落后文明的反彈式劫掠。而在冷兵器時代,無家可歸的亡命徒永遠是最能打的。古代文明因此遭到相對落后族落的大范圍侵略,于世界范圍內都是頻發事件。在當時中國的階級制度下,沒有人能從平等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這篇建議趕盡流民,配發原籍的《徙戎論》也因此應勢而生了。
最后,對于那些只憑八個字就捕風捉影扭曲原文大意的人,只能送他們一個“斷章取義”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