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路人。太子的依仗多半還是在西北,這批人從南朝來,恐怕和蕭兄所圖之事脫不得干系。這灘水,真是越來越渾了。”
“二哥的意思是,南朝北朝,都有人在打變天的主意,而關鍵的人物都聚在嵩山?
恐怕狼召狼,狗咬狗,要有一番博弈和亂戰了?”
“在打變天注意的,又何止魏齊?
最先沉不住氣的,一定都是些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二哥說的是誰?”
馮亮進了蘭若,立刻就受到了二統四堂的最高規格接待。
早有人收拾出了寺院里最高的僧閣,作為寶經的臨時寄放處。
覺法,佛賢兩位平日里行止最為神秘的兩位大師不但破天荒的出現在公眾視野,還一反常態的邀請朱僧生和深沙徹夜談經。
馮亮入住了藏經的小閣,只有一輪明月,滿室墨香。
他還沒有睡,顯然是在等人,在等拔拔拔六觀的消息。
每個人都長有一張面皮,面皮下卻隱著千般心思。
但拔拔拔六觀不同,他似乎有著千顏千面,可男可女,可老可少,但他的面皮下的心思卻是質樸簡單。
馮亮知道,拔拔拔六觀是一個靠得住的人,他們二人才是真正的拍檔。
朱僧生和深沙,只不過是掩護他們身份的道具罷了。
借著月色,屋檐下的蛛網反色出一絲絲似有還無的銀光,一只蜘蛛惡狠狠的盯著掙扎中的獵物。
馮亮靜靜的看著,他何嘗不是身陷網中?
只是不知道扮演的角色究竟是蜘蛛,還是蠅蟲?
窗下的棋盤經緯分明,一子未落。
自己將會是投在盤上的第一顆棋子,還是弈棋的人?
隨著一聲輕嘆,他自黑棋的棋盒中拈出了一粒棋子,輕輕的扣在棋盤上,
“初來乍到,長夜難眠。
朋友既然來了,何不對弈一局?”
》》》》》敲黑板時間《《《《《
“莫非定律”子真的曾經曰過,這一節出自《孟子·盡心》。其實在哲學,兵法,心理學這些“形而上”的學科領域,中學從來沒有落后于西學,只不過現在引用中國古籍典故的人越來越少,而似乎帶洋字的名字會顯得更高端一些。“有識之士”不免“從善如流”,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對于中學的挖掘今年近乎停滯,莫說諸子雜集,就連四書五經,華夏正史,在文章中的引用也越來越少了。文化亡則民族亡,經濟的復興沒有帶來文藝的復興,依然是民族的衰亡。在本作的最后幾節敲黑板時間里,作者會仔細的剖析西方的那一次文藝復興,為什么必然,必要,重點在何處,是如何幫助西方在最近的四百年走向了文化支配地位的。
我們的文化缺少這樣一次復興,需要這樣一次復興,也許它已經不遠了。
言歸正傳,本節中提到了許多僧人家族,留有后人,所以作者大概講一下初期佛教的戒律。無論如何崇尚佛法的國家,都還是需要繁衍子孫的,佛教的出家眾須受具足戒,這是毫無疑問的。這是關于具足戒的解釋,八戒和十戒的具體律條,在唐代才形成匯編,而且并非為所有佛教流派嚴格恪守。
時至今日,日本佛教由于鑒真和尚的帶頭作用,是不禁婚姻的。嶺南凈土宗,藏傳紅白教也不禁婚。南北朝時期一些著名的大和尚都有子嗣,比如本文中提到的鳩摩智,官譯鳩摩羅什的注明經師,曾被兩代皇帝“逼婚”,故而妻妾成群,多子多孫。還有一個著名的經師曇無讖,按照正史當中的記載,簡直就是個淫僧。傳道者尚且如此,中土受戒者又怎會嚴呢?所以南北朝時期和尚婚配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
本章疑似西游四人組的出現,也不是一個彩蛋。事實上西游團隊諸人的原型跨越了多個歷史時代,比如說三國時期的朱士行,這是一個確實存在的人物(本文所提朱僧生,也是史實人物,本名朱惠,字僧生,以字行,是爾朱榮派系名將朱瑞的父親)。孫悟空的原型車奉朝生活在唐代,是北魏皇族的后人。沙和尚的原型深沙大將,是護經羅漢。其實自中土西行取經的僧人還有很多,比如宋云,法顯,均揚名青史,可是為什么偏偏是那四名天南海北的取經士被小說家捏成了一個團隊?會不會是因為歷史上存在過類似組合的傳說呢?
唐代玄奘法師西行所求最重要的一部經書就是《大般若經》,乃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經典,深沙大將就是這部經書的護法神。這套經書其實早在十六國時期已經在中土流傳了,此經共有六種譯本,最早期版本,就是本文中提到的,由鳩摩智大師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這套經書是佛經般若部經典,膾炙人口的《金剛經》和《心經》都是這套經書中的單行經文。在本故事設定時間的十年以內,第二套譯本也出現了,譯經者是北天竺僧人菩提流支。《十地經》北魏序本曰:三藏法師菩提流支,魏言覺希。可見當時北魏比丘法號確實如本書所論,梵號漢號并提,于中土多用漢號。玄奘大師的譯本,其實已經是第五版,中間還隔了南朝名僧真諦(波羅瑪訶陀),隋僧法藏(達摩笈多)的梵漢雙語本,以及其后義凈大師(華人)的譯本。
后世《西游記》團隊中既然埋入了深沙大將這樣一個明顯的彩蛋,說明西游記的故事成型很可能是借鑒于與《般若經》傳入中土相關的歷代團隊。你看,本書就以此為黏合劑攢了一個資歷豐富的團隊,最早的西行求法者,最早翻譯這本經書的家族,為經書內傳做出過最大貢獻的王族,護經羅漢,嗯,說不定吳承恩先生就是看過了本書才獲得的創作靈感呢?
等一下!
我發現了什么?
難道吳承恩是,
穿!
越!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