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望著爐鼎里逐漸熔化的頗黎漿,暅之備好的一盆清水,還有那個底部開孔的鉛釜,他是在猜不出暅之打算做些什么。
“五弟,該你幫忙了。”
“啊?做什么?”
“你用手指堵住鉛釜的孔,把它半浸在水中。
等我喊號,數到三的時候,立即將手指撤走。”
“好嘞!”
“三,二,一!”
隨著暅之的報數,慶云迅速抽開了手指。
由于釜底的孔不大,水流略微粘滯了一下,還沒等涌進釜內,暅之已經將頗黎漿澆了進來。
頗黎鉆入釜底的孔洞,瞬間凝注,堵住了小孔,
剩下的頗黎漿在鉛釜內堆積,因為鉛釜的另一面是水,注入的頗黎在鉛壁上迅速的凝結。
暅之望著釜上的一圈刻度線,等到頗黎漿正好溢到刻度線上的時候,便收了手。
此時再看鉛釜的底部,一塊碗口大的頗黎塊已經結成了。
慶云正要伸手去碰,卻被暅之欄住,
“不要碰這邊,一碰就碎。”
慶云想起了菩提淚脆弱的尾巴,便住了手,靜靜的望著暅之。
暅之先溶了些熱蠟,在頗黎表面又封了一層,
再舉起鉛釜,用小指自那個孔洞內將整塊頗黎捅了出來,
然后小心地將它捧在手里,仔細地用皮毛、綢布裹住了易碎的平面,
取出預先準備好的銅制底座,左右扣緊。
那底座明顯是根據鉛釜刻度線的大小預制的,和這塊頗黎嚴絲合縫。
釜底形成的弧面完全露出,而脆弱的背面則被一塊銅板完全的保護起來。
暅之手腳利索地又給銅框穿好了皮帶,然后將那塊頗黎斜跨在左胸前,得意的問慶云,
“如何?”
慶云伸手指著暅之,張大了嘴說不出話。
暅之低頭看了看,并未發覺有何不妥,還一本正經的解釋著,
“哦,這個啊,就是釜底那個小孔留下的凝結水口。
你別小看它,這不但是頗黎凝結后唯一可以吃力的頂出點,
也是整個,嗯,這塊彌勒明光鏡內部收縮力最大,強度最高的地方,
尋常刀劍,萬難損他分毫。
怎樣,彌勒明光鏡,我起的這個名字,不錯吧?”
難道科學宅在其他方面的反射弧永遠是這么長嗎?
當然,這句話是對慶云此刻腦袋里那一團密密麻麻的黑線所做的白話文解讀。
此刻的暅之,完全沉浸在新發明現世時那種陶醉狀態里,
他抓住慶云的手,扣在那面彌勒明光鏡上,急促的喚道,
“來,你摸摸,是不是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