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聽得可是面面相覷,自劉贏昏迷以來,這不速之客來了何止一批啊,馮亮護經使團,二皇子使團,三皇子與彭城長公主,南朝秘諜銜枚軍,還有李氏的老神仙,這是要從哪里開始查起?
不過暅之卻好像略有所悟,忽然建議道,
“嗯,我們去緱氏鎮上走走吧?”
慶云忙問為何。
暅之便又分說了一番,寺中新來的兩批人都是魏王和小龍王張羅來的,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太室山上現在只有李氏的人馬,若假定他們沒有問題,那陰山四鶴的落腳點便應在那緱氏鎮上。
眾人正苦無頭緒,此時既然暅之的建議能夠自圓其說,主意就這般定了下來。
與此同時,洛陽東郊,王輦黃幡,浩浩湯湯。
八騎快馬自天邊飛也般地奔來,陣前的黃門正要去攔,只見為首的一騎高舉一塊虎符,大聲喝道,
“洛州刺史楊懿,緊急軍報!”
那黃門的眼力著實了得,只是白駒過隙的一瞬,便已確認了虎符的真偽,高聲唱奏,
“洛州刺史楊懿,緊急軍報。驗過虎符,放!”
“洛州刺史楊懿……放!”
每隔了約莫百步,便有依次唱奏之聲,此起彼伏,聲若波濤,直傳向軍陣深處。
魏王元宏玉馬金鞍,身被重甲,颯然凝韁佇立。
左大眼,右豎眼,哼哈二將擎刀在手,威風八面。
隨著報奏聲一層層涌近,八股塵頭,也到了近前。
八員大將齊齊滾鞍落馬,跪倒在地。
為首一將雙手托起虎符垂首奏報,
“臣,洛州刺史楊懿,
攜子楊延慶,楊延壽,楊延靚,楊延平,楊延祚,
內侄楊延隨,楊延嗣,見駕!”
旁邊早有黃門接過虎符,驗看片刻,唱奏道,
“今,驗洛州刺史部銅符一枚,無誤!”
元宏面帶笑容,輕揚金絲軟鞭,黃門唱奏又起,
“請,洛州刺史楊懿,及隨行諸將,平身侯詢!”
這楊氏一門七郎八虎,素有勇名。
元宏南征不利,嗟嘆無良將可用,便有人舉薦了楊家諸將。
元宏回朝后便將楊懿提拔為安南將軍,洛州刺史,拱衛京畿。
楊懿的五個兒子,楊播,楊椿,楊穎,楊順,楊津,以及兩個侄子,楊烈,楊剛都得了御賜的表字,以延字輪輩。
既然表字出自御賜,唯有以字行方表忠心。
不過其中楊穎,楊烈,成名已久,
前者鷹揚廣平,在慕容氏帳下受賜胡名安吉拉北壁;
后者虎步武川,也被拓跋舊族賜了一個普六茹丑奴的名號,
這兩個鮮卑賜名在北魏軍隊中倒是更為響亮。
楊懿得到元宏的破格提拔,連擢數級,自是感恩戴德,對這位年輕有為的魏王格外恭謹。
雖然黃門已經唱奏平身,但他卻未起身,只是將脊背挺直,依然保持了單膝跪姿。
楊懿未起,諸位小輩自然更不敢僭越,均是有樣學樣,繼續單膝跪地聆訓。
元宏望定楊懿,語音平靜,但面容卻非常嚴肅,
“刺殺高貴人的兇手可曾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