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巨因為刺王失敗,心中對慶易寒一直存了愧疚,因此對于探求真相,也是格外執著,因此才會遭人利用。
慶云將整件事的前因后果聽完,當中并未插話,但心中澎湃,實難自已。
他此刻方才知道為什么李神俊,任神通對當年之事所言如此晦澀,為何馮太后要讓自己來請教蕭子良,為何蓋坤擊殺慶易寒卻仍受部分門人庇護。
原來自己父親刺駕身死,完全是南北兩朝正治傾軋的犧牲品。
他如果真要尋仇,應該向誰發難?
設局的忽律?
借勢的保義?
還是執行預定玉碎計劃的蓋坤?
越了解真相,慶云的心頭越發迷茫。
原本支撐他闖蕩北國的復仇念頭,忽然變得荒誕滑稽。
這種心理落差帶來得失落感,對于慶云這樣年紀得孩子來說,是一種難以承受之輕。
蕭子良看在眼里,知慶云心中不快,試圖曉以世態炎涼,幫助眼前晚輩解開心結,
“慶小俠今日有意將話題引向陳道巨,自然意在問訊令尊當年刺王案。
多半是得了渡情劫大士的暗示吧?
其實渡情劫大士對于令尊之死一直存了遺憾,畢竟慶宗主最后成了正治交易的犧牲品。
大士作為落子人之一,對于形勢變化一直看得非常透徹,
北朝貴族的齟齬,保義軍內部的摩擦,南朝兄弟間的博弈,包括檀宗內部的暗潮洶涌,無論江湖還是朝野,所有的勢力都在傾軋和背叛里求生。
如此冷漠的世故終于讓渡情劫大士下定決心跳出火坑,選擇了和老道一樣的道路。
只不過,她這個人,耐不住寂寞。
內心里還是一團火,遲早啊,要燒到自身。”
蕭子良年事已高,話說得太多,便露了倦相。
正巧趕上全元起叫門催促,他便顫顫巍巍地站起,回房歇息去了,只留下慶云一人,獨自在月下出神。
記得五小強結義之初,也有這么一個晚上,他在月下獨落寞,還是四姐為他驅散陰霾。
此時的四姐……應該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