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的詞曲眾人都不陌生,正是圣臣入城時自己哼唱的那首小曲。
圣臣聽到家鄉歌曲,表情頓時肅然,不再咄咄逼人。
而姚思夏一曲唱罷,忽然問道,
“你知道這首歌歌詞的意思嗎?”
圣臣唯唯諾諾不敢答,推脫半晌,只說老輩曾經講,他們的族群是從遙遠的北方遷徙而來,那里的風物如天堂一樣。
今日他進入虎牢,見城郭雄偉,若有所感,便隨口吟唱了起來。
虎牢這小小關隘,有何雄偉之說?
看來使團自天竺急急趕來,確實不曾在大城市中停留,
若是讓他們看到洛陽風物,那又該如何震撼?
事實上他們能在無遮大會開幕半月內趕到,完全是一個巧合。
使團從五尺古道艱難跋涉入蜀,本是奉幼日王的派遣來向傳說中篤信佛教且實力強大的魏國借兵的,
結果正好碰上元頤派出的快馬探子入四川招聘通譯和西域僧。
那探馬知道他們來自天竺,欲使大魏,如獲至寶,
急忙雇了一個車隊,日夜不休,將師團送入虎牢以襄盛世。
路上他們才聽同行的通譯說起魏王舉辦無遮大會的事情,
作為佛教信徒,天竺使臣,他們自然愿意為魏王錦上添花,屆時再有所求也更易開口。
車隊換馬不打尖,這一路上還真沒有好好瀏覽過中原風物,所以見到這虎牢關,便以為到了大魏國都,竟然感動落淚。
姚思夏雖然對此頗感無語,但在這種外交場合,他還是很知注意分寸,并不點破,只是耐心的講解起歌詞的意思。
“鄙人聽說圣使出自阿詩波的部落,風土人物與中天竺似乎略有分別,
卻與南海諸國更相近些。
不知是否果真如此?”
圣臣聽聞莘渡諸族之事,心中思緒翻涌,一時不知如何言語。
而陶弘景又在這時起身湊了過來。
他示意姚思夏幫忙翻譯,然后面目和善,徐徐開聲,
“貧道陶弘景,乃是當今中土道宗宗主。
關于尊史所提李氏化胡一說,倒還有些發言權。
不知閣下愿聽否?”
圣臣剛剛被姚思夏灌輸完莘渡昆侖的理論,陶弘景便過來補刀,
聽清原委,他立即搖了搖頭。
陶弘景見對方搖頭,知道這個話題太過敏感,既然對方不喜,便準備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