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金屬冶煉,殷色可自然不算專業。
終究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慶云跟著殷師妹轉過幾層山坳,來到一處向陽的谷地。
因為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之下,這里留不住什么水分,植被稀少,山體大多是裸露的巖石。
可是眼前景象卻是一片云蒸霞蔚,半山被濃濃的霧氣包裹,離著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
那種霧氣不太符合自然的規律,味道也不尋常,慶云大概已經猜到,這應是出自華陽師徒的手筆。
劉贏知道二人要來,已在路邊等待多時。
他的臉上帶著鼴鼠鼻的面具,慶云只能依稀通過身材和裝束辨認出三哥。
“快,戴上!”,劉贏遞上兩副面具。
慶云是見過世面的,非常自覺的戴好勞保裝置,隨劉贏下谷。
“五弟也來了!”,戴著面具的暅之遠遠瞧見慶云,向他招呼道。
“這山谷里怎么全都是霧氣?”,慶云不解道。
“哦,這是提純倭鉛的裝置所致。老師一直在研究如何提純不同的鉛。”
“鉛還分那么多種嗎?”,慶云雖然聽過殷色可的講解,但那小妮子只知道甩出一個又一個可能連自己都不是很理解的名詞,根本講不到點上。
能聽暅之親自講解,其中三昧自然不同。
“鉛汞之道,是道家煉丹根本。鉛者,雜金也。其實古人很早就開始利用不同鉛的特性改善五金性能了。最常見的就是不同特性的銅。銅與錫合煉為青銅,與倭鉛(鋅)合煉為黃銅,與鬼發鉛(鎳)合煉為白銅,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材料。”
“那為什么古人不對各種鉛進行提純分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