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瑾瑜有意的宣傳之下,明月被國師看中要收徒的事很快便傳遍了京城的名門貴族中。
也并不是為了炫耀,而是那天中秋詩會,小王爺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要納明月為妾,對明月的名聲有損。
這消息一傳出去,便能抵消負面影響,還能讓明月光明正大的在王府暫住,給她一個堂堂正正的身份。
至于為何不是住在李府而是在王府,外人也只會以為王妃有意拉攏明月這個國師之徒罷了。
而且更能讓小王爺死了心,讓他知道,明月已經不是身份低微讓他隨意能納為妾室的孤女了。
這一舉多得的事情,李瑾瑜自然是用了手段盡快讓下人傳播出去。
明月自然是不知道李瑾瑜為她做的這些事,她此時只是有些緊張。
據說她是國師收過的第一個女徒弟。
國師府并不是國師住的府邸,而是像一個官位衙門之類的。
只是國師府的官位調動不歸皇室管轄,而是歷任國師的同門或者徒子徒孫擔任的。
確切一點來說,國師府更像是師門。
現任國師在位不過十載春秋,他只收過兩位徒弟,大徒弟是撿到的孤兒,二徒弟是富商之子。
除此之外國師府其他人都是現任國師的同門師兄妹了。
這些師兄妹也有徒弟,上一任國師則是現任國師的師父。
國師府就在京城,而且離王府很近,所以她并不用住在國師府。
王府這邊已經給國師府遞了帖子,說不日王妃會親自帶著明月去拜師。
按照禮儀,拜師都是要獻上束脩的。
拜師國師府自然是不能敷衍的。
之前李瑾瑜是這么認為的。
她這幾天不是拿著冊子在王府庫房里挑東西,就是吩咐下人去采辦,看起來比明月要重視許多。
明月閑下來的時間就比較多了,這幾天不是被下人帶著在內院閑逛,就是吃吃喝喝,也沒人敢打擾她。
王府里那些王爺的妾室被李瑾瑜管的很好,除了晨昏定省外,不會來打擾她。
雖然這幾日李瑾瑜忙著給明月準備束脩,也沒讓幾個妾室暫時停了晨昏定省的規矩。
也許是因為有明月在,王爺也不是日日都來,不過偶爾送來一些小玩意給李瑾瑜。
李瑾瑜看了也就淡淡一笑,仔細收好,看起來并不在意。
王爺沒來王妃院子的這幾天也沒有去過妾室那里,大多時候都是休息在外院他自己的清瀾軒中。
至于明月為何知道,也得益于每天給李瑾瑜通風報信的婆子。
那婆子給李瑾瑜報告王爺的行程,明月也不用避嫌。
這天束脩早就準備完畢,給她做的衣裳也好了,一大早明月便被叫起,梳洗打扮后和李瑾瑜上了轎子從正門出去。
而轎子后面,有兩人抬著一箱束脩跟在后面。
路不長,所以也用不上馬車,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國師府。
國師府并不是想象中的富麗堂皇,甚至沒有王府氣派,也沒有王府占地面積大,但看大門古樸沉重,讓人看了便沒了輕慢之心。
國師府的牌匾上沒有字,是塊空匾,明月不知為何,但其他人都習以為常。
因為早就定好了時間,國師府的人開了門直接帶著李瑾瑜明月一行人去找紅袍人。
國師府的陳設十分簡單,連個下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