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圣人之言,平常人讀起來就特別的苦澀難懂。
但駱濤讀之卻受用不淺,這不是說他多有文化,而是他前生今世將近幾十年的經歷和感悟。
不是當了作家,進了收藏界就敢大言自己懂了中國文化,每一個人在自己民族的文化面前都是滄海一粟。
特別是我們的中華文明更是博大精深,上下縱橫五千年,經歷了多少磨難,但中華文明至今仍在。
日頭漸西。
先生從小憩中醒了過來。
師徒二人就在書房拉開了戰場,你追我趕,我攔你堵,硝煙彌漫,殺機四伏。
半個鐘。
張先生在萬軍從中殺出一技“奇著”,真可謂是垂死病中驚坐起,老樹煥發新芽,殺的駱濤節節敗退,無力抵擋。
“長考”久思,微微一笑。
“先生棋藝高超,我輸的心服口服。要不咱爺倆還來一局,我保證能贏您老。”
對于圍棋駱濤也就是個剛剛入門的小學生,要不是先生一直過手喂招,恐怕下個幾目就可以結束了。
駱濤不是精通此道,為了能陪陪先生解悶,也只好趕鴨子上架,關公面前耍大刀。
“算了,你這棋藝太差。還是快去叫你潘先生過來吧!”
他對駱濤的提議擺了擺手,這意思是嫌棄駱濤這個臭棋簍子。
天天跟一個臭棋簍子下棋,棋藝能好到哪里去。
駱濤也不好反駁便去了院內,去叫正在倚著西墻邊坐在藤椅上,聽著京劇的潘先生。
小跑到她的跟前,頗有點委屈的說道:“潘先生,您老快跟我進屋,給我評評理。”
她有點小驚慌,這好不容易休息了一下,怎么又來攪和她的清閑。
把這收音機一關,說道:“怎么了這是?”
“還能怎么了?您是不知道,先生太難伺候了,我為了照顧怹,陪怹下圍棋,現在可倒好,怹老人家反過來嫌棄我是臭棋簍子。您給評評理,這是我的錯嗎?”
這事兒擱誰身上誰受得了。
當然這都是逗潘先生,他們兩位真的是兩位空巢老人,兒女后輩也都為生活忙碌,除了星期天會來陪陪他們,平常也難得來。
以前還有孩子陪伴他們,現在他們的孫子也都上大學,或者走上了工作崗位,陪伴他們的時間也漸漸少了許多。
家里也沒有顧個保姆,駱濤倒是想出錢,但又想到那“中國人的面子”,也不敢提。
好在小十月一月會來他們家幾趟,又加上何姐也來的勤,現在還是不錯。
她聞聽便用手掩著嘴哈哈大笑,接著駱濤的意思,說道:“這張先生是有點欺負,走,咱娘倆兒斗他一位老先生。”
拉著駱濤的手就進了書房。
駱濤見了張先生笑笑,也沒說話,就忙著給這二位收拾殘局,開始新的戰局。
這高手過招就是不同凡響,千般手段盡出,這輸贏仍然是五五開。
戰局正處于焦灼之中,駱濤便發揮著一個合格的觀棋人的素質,大手一揮,指點江山。
這可把張先生惹煩了,“你小子,能不能消停會兒,比小十月還鬧騰。”
駱濤吃了一憋,頭一縮,也不在乎,又悄聲對潘先生說:您老這么,這般,這樣走。
嘿!贏了。
潘先生頭也不抬,就認真注視著戰局,她可不聽駱濤這個狗頭軍師的瞎指揮,自己尋著張先生棋局的破綻。
又自討個沒趣,便也不再說,就在書房四處溜達,欣賞兩位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