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著嘴,很不服氣。
“我才不要呢。
爺爺說將來我要接他的班,看咱家的書店。”
駱濤苦笑不得,抽出一只手,摸了摸他的腦袋。
笑呵呵道:“嘿,我還以為你小子要說將來要超過我呢?”
說著目光望著遠方的路,對著他又道:
“看書齋好,咱家的書齋可是有著近三百年的歷史。
將來你爺爺看不了書齋,你可要替你爺爺好好看著書齋。”
他懵懂無知,又渴望知道這世間的奇妙。
奶聲問道:“爸爸,爺爺為什么看不了書齋?”
“哦。”
駱濤一臉慈祥,又一臉傷感,喜、憂交織在他那一張過于俊秀的臉上。
柔聲細語:“爺爺啊天天都上班,累了,想休息一下。”
“哦,可是,每次爺爺下班回家,我問他累不累?他為什么都說不累。”
小孩子就喜歡問一些難回答,又特別有哲學的問題。
駱濤想了一下,回答:“他應該是在騙你,因為啊他不想你為他擔心。
以后啊,爺爺回家你要記得照顧好爺爺,給爺爺按摩……”
“好的。對了,爸爸您忘說了,還有奶奶和外公外婆。”
小十月的回答,惹得駱濤老懷大開,特別高興和興奮,自家的孩子知道要照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
駱濤也顧不他腦袋上帶著油水的頭發,親了一口。“真是爸爸的好兒子,回頭爸爸就給你買吃的。”
腦袋則是小幅度轉了一點,撇了一眼后面的媳婦朱霖,見她神色自然。
駱濤對小十月又小聲道:“不告訴媽媽。”
他也樂了,朱霖雖然沒怎么揍他,但小十月和他爹駱濤一樣,都十分畏懼朱霖的冷暴力。
回到家,小十月就纏著奶奶蘇桂蘭,抱著她親了好幾口,然后跑開跟趴在石桌上吃奶粉的妹妹玩。
小十月回家的這一出,整得蘇桂蘭一頭霧水。
對一旁的何姐說:“今兒這孩子怎么了,上來就抱著我的臉連親了好幾嘴。”
何姐手里拿著已經算半成品的小棉鞋,另一只手拿粗針,手指戴著銅的頂針。
頂針又稱頂真,是舊時漢族民間常用的縫紉用品,一般為鐵制或銅制。
箍形,上面布滿小坑,一般套在中指用來頂針尾,以免傷手,而且能頂著針尾使手指更易發力,用來穿透衣物。
頂針亦可叫推桿、鑲針、中針、托針等,有時候車床用的頂尖也被叫做頂針。
笑瞇瞇的拿粗針,往頭發上擦一下,這一招俗稱借油。
頭油使粗針有潤滑性,也更加有穿透力。
“俺哪知道?這小家伙天天瘋著呢。
又可能今兒在外面遇到了高興事。”
何姐來京城也好長時間,說話也越來越有京城味,但在一些詞匯上,她還是習慣說豫南話。
“俺”,“恁倆”,“中”,“管”等等,還都帶著濃濃的鄉音。
駱家人現在也差不多都被她給帶偏了。